代翯桐:​游成都李劼人故居纪念馆

封面新闻 2022-06-23 23:19 54465

成都金苹果公学四年级五班  代翯桐

芙蓉花红忆英烈,锦城处处留忠魂,成都,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统战历史底蕴的城市。这个周末,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坐落于成都东郊狮子山的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寻找历史的记忆,了解关于他的红色故事。

李劼人故居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9年,名为“菱窠”。来到故居的大门外,一排长廊式的“坝坝茶”房映入眼帘,一张张竹椅和悬梁的鸟笼,真有一些李劼人笔下传神的烟火气;蓝底白字“菱窠茶舍”的旗幡随风飘扬,似乎在诉说着“茶香不怕店家远”的骄傲。

走过茶舍,我缓缓步入故居正门,院内青砖碧瓦,一湾池水,绿树成荫,花香流芳。当我走进李劼人一家生活多年的故居主楼,却是格外的清简朴素——简易的沙发床,一排深咖色的书柜,一张红木书桌,便是他工作的地方,可就是在这个小屋里,他修改了《暴风雨前》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还翻译了不少法国文学作品。在书房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客厅了,李劼人可是在这里招待过叶圣陶、巴金、沙汀等不少的名人大家呢!信步走上二楼,便是李劼人的藏书室,这里可有不少他珍藏的书画以及手稿,解说员阿姨告诉我,李劼人生平共收藏了2万余册书籍,在他辞世后,这些珍贵的收藏全都捐赠给了四川省图书馆。

走出主楼,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便是李劼人生平事迹展。这里展示了李劼人从1891年6月出生开始的生平事迹,在这个事迹展里,我了解到李劼人是宣传新思想的社会活动家,还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中国的左拉”。展览里还特别介绍了李劼人的爱国与奉献,1950年,年近花甲的李劼人被委任为成都市第二副市长,他牵头整建杜甫草堂,还原草堂的古味;他主持修建的人民南路至今仍在满足我们的交通需求。

李劼人故居并没有很多的景点那么喧嚣热闹,但却记录了他研究成都,书写成都,热爱成都,奉献成都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也深深敬佩。少年有志,国家有望,走进菱窠,李劼人点点滴滴的往事让我们感动;走出菱窠,我们也将走出无愧于祖国的人生之路。

评论 2

  • 董de起 2022-07-19

    加油

  • 董de起 2022-07-13

    加油💪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