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说虎!一起来了解源远流长的虎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7-29 13:06 36451

作为百兽之王,老虎在中华大地上留下广泛足迹。千百年人虎相伴而生,虎文化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亮眼的标识。

民俗中的祈福祥瑞

一声咆哮,八面威风。它是古代四大瑞兽之一,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的老虎。今年是农历壬寅虎年,从年初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老虎造型随处可见:布老虎、泥塑虎、面花虎,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在古代,人们就有过年画虎辟邪、端午佩戴“艾虎”的风俗。给满月的婴孩儿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希望用老虎的形象祛除疾病,护佑健康成长。

博物馆里的神兽图腾

这只老虎颔首睁目,张口露齿,形似下山之猛虎,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老虎形象。它的出现也说明,虎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兴起。

这尊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虎,是先秦时期的“国之重器”。虎造型、虎饰件、虎纹饰等在古代文物中层出不穷,展示着虎文化在古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在古代“虎符”代表着兵权,成语“窃符救赵”讲的就是利用虎符获取兵权、赢得战争的故事。在军队里,除了虎符还有“虎将”“虎贲”,《诗经》中有“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写意寄情的文化符号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老虎成为军队勇猛善战的象征。“虎踞龙盘今胜昔”“有力如虎,执辔如组”,一句句诗词,一个个成语,借虎抒情,借虎写意。具象的凶猛野兽成了中华文化中千变万化的象形,凝聚成一个流传千古的文化符号。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