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舞牛灯 期盼美好迎新春|“虎虎生封”过新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2-01 09:23 36917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正月初一天,牛灯来朝贺。先朝他家是英雄,后朝你家祝你生意兴隆。”“初一耍灯是真资格,今天来朝贺大少爷,自从把我牛灯接过后,一切好事是志在必得。”

在众多新春民俗中,始创于清朝中期,起源于四川内江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下的越溪牛灯舞,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巴蜀乡土气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舞牛者通常会走街串巷,在锣鼓配乐的节奏下,仿照牛的动作闹新春。

演出照(资料图)

春节民俗 走街串巷舞牛灯  “四言八句”送祝福

春节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威远县越溪镇吉祥村的牛灯民俗陈列馆,馆内陈列有演出道具、图片等,门口展柜里锁住的牛头道具,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双林的家。“岳父前不久带走了一批道具出去练习,不然还更多。”吴双林的女婿,县级非遗传承人曹根精说。

牛灯舞以放牧、农耕为题材,仿照牛的各种动作加以提炼,冠以唱山歌、吹笛、下棋、说好话、耕地、劝架、戏牛、牛打架、吃草、滚澡等动作,配上自编的不同风格锣鼓打击乐,以生动活泼的动作展现放牛娃的聪明、滑稽,牛的憨厚。

曹根精说,牛灯舞是一种适用于全年的民间文化形式,每一种节庆表演都代表不同的意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春节期间有人批着牛头牛衣,走街串巷,朝贺新春。走到不同的主人家中,表演不同的动作,比如斗牛,寓意牛气冲天;牛打滚,寓意财源滚滚。

舞牛者还会说不同的吉祥话,称之为“四言八句”。朝贺商户时说:“财门打开是好事要来,迎接牛灯是要发大财。”朝贺观众时说:“我向大家问声好,祝愿大家新年都把大钱找。”

演出照(资料图)

传承非遗  增加表演形式  登上各大活动舞台

曹根精师从岳父,从六七岁时便开始学习。那时周边邻居小伙伴都去学,他一开始也是跟风的心态,如今,和他一批的学员还在坚持表演的只有两三个。小时候先从基本功练起,杂耍、打乐器都要尝试。稍微大一点之后,学习牵牛、舞牛、唱山歌。

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牛灯舞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在单牛表演的基础上,增加了双牛表演、群牛表演、牛灯和狮灯共同表演等多种形式。从田间地头和大街小巷登上了各大艺术节、文化类活动的表演舞台,还曾荣膺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最高荣誉奖——“精粹奖”。

2021年恰逢是牛年,春节时团队受邀到洛带古镇表演了5天,大受游客欢迎。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钱,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曹根精说,团队原本有40多人,但是固定的只有几个人,大家都不是以此为生,大多在外务工,有活动时请回来排练演出。

每次演出,团队还要根据主办方的宣传主题创作或者修改剧本,或反映春耕,或展示丰收,表演形式也会相应调整。2021年,好几个活动邀请曹根精都拒绝了,主要担心排练之后,活动因疫情临时取消,白费功夫。

同样,担心人群聚集不利于疫情防控,2022年春节,曹根精也没有组织队伍到镇上表演。只在陈列馆进行小型演出,并在网上进行线上直播,延续传统。

对于牛灯舞的未来,团队也有清晰的发展思路。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人才培养,走出去提高牛灯舞的知名度。

越溪镇党委、政府也计划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发挥牛灯舞的艺术魅力,实现文旅融合。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