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蓉举行 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9-05 16:58 93685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9月3日至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成都举行,康师傅、统一、白象食品、今麦郎等方便食品巨头齐聚蓉城,与权威专家共话行业破局之道。

据了解,这是中国方便食品大会第一次在成都举办。活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主办,主题是“韧性成长 向新而行”,现场 发布了权威行业报告,进行了创新产品展示,并举行了多轮次论坛交流,全方位解码方便食品产业新趋势、新路径。

作为中国方便食品重磅年度盛会,不仅吸引了国内上百家方便食品企业参会参展,多位权威专家也到场交流,其中包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等。

权威专家: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事实上,随着高铁的发展,消费场景和消费理念的改变,方便面市场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不过随着技术的变革、产品的创新和细分品类的崛起,方便食品依然保持整体的繁荣。

孟素荷表示,方便食品行业是一个竞争度极高的微利行业,但紧密连接着土地、资源与民生,行业正从规模效益向健康转型,方便面主体稳健且小幅回升;冷冻食品、米面制品仍低位徘徊;新生品类创新活跃。行业整体增容,内部整合加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方便食品行业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新生的方便食品在快速成长,包括极具地域风格的螺蛳粉、酸辣粉、调味面制品等,正以区域化崛起、个性化发展的方式,使整个中国方便食品的‘江山’发生质的改变,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由民间走向市场,最具活力的‘创新者方阵’。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力来自本土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

孙宝国表示,在当前消费模式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的过程中,方便食品市场呈现出典型的K型分化,一端是高端产品的持续升级,以及新兴品类的快速进入;另一端是下沉市场在性价比上的坚守。

在孙宝国看来,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方便食品行业正迈入结构升级的存量时代。在此转型关键期,行业竞争呈现出从技术创新、到需求洞察、再到跨界融合的全链路竞争新模式。

孙宝国认为,方便食品行业要抓住情绪经济与银发经济,实现代际需求分层精细化,产业发展仍需以“科技+科普”双重加持,提升价值,我国方便食品行业的波动本质是“需求韧性”与“行业转型”共振的结果,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场景拓展正在进行中,行业亦从“增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食品企业:精准洞察需求,从红海中开辟出蓝海

在企业家对话环节,康师傅、统一企业、今麦郎、白象食品、陈克明食品、阿宽食品、麻辣王子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负责人,围绕科技创新、差异化发展、反“内卷”等关键议题展开对话交流。

四川白家阿宽董事长陈朝晖表示,当前方便食品行业正处于新的经济周期,市场增量增长放缓,存量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行业困局,企业破局的关键在于回归经营本质,明确战略方向。一方面,企业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更可选择差异化战略,深入挖掘消费者未被表达甚至未被察觉的潜在需求,通过创新研发打造新品类、拓展新消费场景,在细分市场实现突破性增长。

阿宽食品的经典大单品“红油面皮”凭借非油炸工艺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口感,持续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已成为支撑品牌发展的核心支柱。阿宽食品新晋爆品“一根粉耗子”,精准捕获25-40岁主力消费群体,展现出极强的市场爆发力。

陈朝晖强调,当前周期对行业而言是一场“大考”,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但对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来说,则是打造真实竞争力、在逆境中锻造生存与增长能力的宝贵机遇。

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显示,2020-2023年间,中国方便面消费量急剧减少40亿包。外卖平台的低价竞争分流客源、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倒逼产品升级、高铁普及改变传统消费场景,多重因素叠加冲击着行业传统增长逻辑,行业整体陷入“寒冬”。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康师傅2025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净利润22.7亿元,其中方便面业务实现营收134.65亿元,同比下滑2.53%,净利润9.5亿元。统一企业中国,2025年上半年营收170.8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食品业务营收53.82亿元,同比增长8.8%。

而白象食品在2024年实现了130亿元的营收,在方便面业务板块超过了今麦郎(65亿元),排在康师傅和统一之后。

评论 1

  • 远方。 2025-09-07 发表于四川

    可以的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