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卢荡 丁伟 田雪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作为“三区三州”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州长苏嘎尔布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之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苏嘎尔布说,虽然凉山州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9.8%降至去年底的7.1%,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在采访时,苏嘎尔布多次表示,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教育是关键之一,努力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解决贫困村的特殊困难问题,需要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一个村一个村的分析研究。”苏嘎尔布同时强调,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就是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2019年凉山将脱贫14.1万人
封面新闻:近年来,凉山整体脱贫情况如何?
苏嘎尔布:通过近年的艰苦努力,全州累计脱贫65.94万人、退出贫困村1454个,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9.8%降至去年底的7.1%。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在今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还需脱贫31.7万人、退出贫困村618个,实现11个贫困县摘帽。按照计划,今年将脱贫14.1万人、退出贫困村318个,雷波、甘洛、盐源、木里4县实现摘帽;明年将脱贫17.5万人、退出贫困村300个,剩余7个县实现摘帽,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封面新闻:2019年是关键一年。凉山脱贫攻坚的冲刺计划是什么?
苏嘎尔布: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之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按照目标计划,不仅要完成减贫的年度任务,更要自加压力提前启动明年工作,为全面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一开年,我们就全面发起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重点推进问题整改、产业扶贫、项目开工等“八大行动”。接下来,还要陆续打响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整合用好各方面帮扶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攻坚。比如,在建房修路方面,年内要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建设任务,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解决好贫困户的安全饮水和用电问题。在产业就业方面,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每县主抓1—2个优势特色产业,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大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坚决打好扶志和扶智攻坚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促进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充分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当前,全州上下正以最大的信心决心抓脱贫、以最实的工作举措抓脱贫、以最强的投入保障抓脱贫、以最严的督查问责抓脱贫,各项工作正有力有序能效推进。
封面新闻:凉山是四川这三年来唯一一个没有摘帽县的片区,凉山脱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
苏嘎尔布:凉山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全州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占幅员面积的68.9%,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全州11个贫困县均未摘帽,还有需要退出618个贫困村、脱贫31.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8.9%、34.7%、44.6%。二是短板弱项还需加快补齐。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等安全住房建设任务很重,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三是特殊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受历史原因和传统文化影响,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交织,禁毒防艾、控超保学、移风易俗等任务还很艰巨。这几年,我们实施一系列攻坚行动,主要是补短板、打基础,我们将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通过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达标一个退出一个、摘帽一会,努力提高脱贫成色质量,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同等重要”
封面新闻:凉山多数为深度贫困地区,我们如何确保脱贫目标的实现?如何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苏嘎尔布: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就是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从目前看,实现“两不愁”和安全住房保障问题不大,实现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还有不小难度,主要是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压力较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因病致贫返病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都需要不断加以解决。
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同等重要。我们高度重视脱贫成果巩固工作,在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后,除住房建设等一次性政策外,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持续抓好巩固提升工作。会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深化移风易俗,努力减少和防止返贫,确保贫困地区长远发展,贫困群众逐步脱贫致富。
封面新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凉山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面临着交通等的问题,这如何解决呢?
苏嘎尔布:凉山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发展旅游产业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可进入性”。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性工程,先后实施两轮“交通大会战”,全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7万公里,州到县三级以上公路全面畅通。目前,我们正大力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提速推进宜宾经凉山至攀枝花、西昌至昭通等高速公路以及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加快推进会东、甘洛等8个支线通用机场项目,加密西昌青山机场航班航线,加快构筑四川南向开放大通道。今后,凉山对内对外交通将会越来越便捷,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到凉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封面新闻:凉山有不少类似悬崖村这样的贫困村,对于这些特殊村落,将采取什么办法?
苏嘎尔布:的确凉山还有一些类似悬崖村这样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村,解决这些贫困村的特殊困难问题,需要我们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一个村一个村地分析研究,是交通的问题、饮水的问题还是产业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推动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确保这些贫困地区同步实现脱贫奔康。
“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封面新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在四川团开放日的发言时说,民族地区教育最大的难题是语言关。语言关,在凉山体现明显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苏嘎尔布:这个问题在凉山表现得比较突出。由于大凉山彝区学前儿童不懂汉语,没有过“语言关”,进入义务教育后,听不懂课程、跟不上节奏,学习效果不理想,从而出现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2015年10月,我州以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为主要培养目标,启动了“一村一幼”计划。通过“一村一幼”计划,广大彝区入园孩子已基本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会唱汉语儿歌,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为切实发挥国家通用语言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我州于去年5月底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行动第一阶段在全州11个深度贫困县幼教点、安宁河谷6县市民族乡镇幼教点先行实施。截至目前,纳入实施范围的村级幼教点2724个,覆盖幼儿11.28万人。今年9月秋季学期,全州所有幼教点和幼儿园将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覆盖。
封面新闻:教育扶贫方面,凉山州还有哪些举措?
苏嘎尔布:我们制定实施教育扶贫专项方案,加大补短板力度,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一代新人,努力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累计开办村级幼教点3117个、招收幼儿12.61万人。建成乡镇幼儿园6所。全面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覆盖面达87.39%。二是补齐义务教育短板。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出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方案三办法十制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不少接受义务教育,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82万人,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14万人。三是补齐职业教育短板。深入实施彝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招收学生5758人,选送151名贫困家庭学生到广东佛山中职学校就读。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考中小学教师2021人,聘用特岗教师580人,到高校考核招聘教师615名,对11个贫困县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400元的生活补助。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