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去医院门诊看病办了就诊卡、交了预交金后,这张就诊卡再也没用过,里面的余额怎么办?记者日前浏览安徽多家医院官方网站发现,不少医院发布了清退门诊预交金公告。尽管不同医院清退预交金的流程和方式不一,但相关进程显示,这些“沉睡”的就诊卡正在得到全面清理。业内人士表示,清退门诊预交金也是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医疗机构应提升退款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工人日报)
有些医院的就诊卡除了有信息录入、身份识别的功能,事实上还是一个资金账户,与之挂钩的是所谓的“门诊预交金”。而预交金,则是指患者在门诊或办理住院前预先支付的一笔押金,作为后续治疗费用的一种保障,这也是公立医院传统的收费方式。这种收费方式,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其很多时候会形成资金沉睡。如果患者结算时,总花费多于预交金,那么这一账户就会被清空。而若是总花费少于预交金,那么就难免会有一笔钱剩在账户里。
剩在账户里的这笔钱,并不是不能取出来。以往各家医院事实上也是提供了较为方便的申请退费路径的,只不过其并没有就此专门提示患者,也没有自动退费的设计。一些患者诊疗结束后,对于预交账户里剩的钱,其实是“无知无感”的,能想到第一时间去申请退费的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这笔钱渐渐也就被忘记了,成为了躺在账户上的沉睡资金。这部分钱,往往并不是很大的数额,很多也就是剩几十元、几百元而已。因其小额,也就更不易被想起。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的就诊预付金账户,是彼此独立的。一些案例中,某些人在多家医院都办理过类似的卡,这里剩一点那里剩一点,叠加起来,也算是一笔可观的钱了。就其所牵涉的资金总量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也因为此,我们看到,近来多地就此发文,自上而下推动此类账户的统一清理、集中退费。仅仅安徽阜阳一地,仅仅几个月时间,当地全市医疗机构已累计清退门诊预交金1.32亿元。窥一斑而见全豹,沉睡的门诊预付金有多少,可想而知。
根据相关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自2025年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此举旨在降低群众就诊负担,提高结算支付的准确性、科学性,减少可能的“潜在风险”。医院天然不适合作为资金蓄水池的角色而存在,其与患者之间不宜有过于复杂的经济纠葛。尽快实现沉睡门诊预交金的全面清理,做好新老机制的过渡衔接,公立医疗机构必须主动作为,应退尽退。
评论 3
liondun 2025-09-04 发表于四川
医院清退资金效率咋样
fm9656331 2025-09-04 发表于广东
嗯?
风的孩子 2025-09-03 发表于四川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