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朱宁
1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获悉,为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提高资产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四川省创新实施“12345”工作法,着力构建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体系。
具体来说,构建一个工作机制,印发《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制定专用资产配置标准的通知》,明确“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制定、分步建设”工作思路,建立财政厅统筹、相关省级部门牵头、市县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财政厅统筹摸底标准制定需求,分领域、分层级制定年度计划,跟踪标准落实情况;相关省级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和行业发展规划,开展调研论证并提出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市县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财力水平实际,对覆盖全省的标准提出意见建议。
同时形成资产存量清单和形成资产增量清单,全面清理、动态掌握我省专用资产存量情况,研究分析资产价值、资产数量、地理位置、行业领域等情况,对各行业部门是否符合标准制定条件开展“起底式”排查。形成资产增量清单相关省级部门根据标准规定的价格上限、数量上限、最低使用年限等,结合行业规划、履职需要和资产存量基础,测算未来3-5年的配置计划及资金来源。
此外把握三项制定原则,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推动完善,坚持行业牵头、协同发力科学合理制定,坚持因地制宜、适时更新实施动态调整。
以及出台四类配置标准,制定交通运输执法和应急专用资产配置标准,制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专用资产配置标准,制定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资产配置标准,制定气象观测专用资产配置标准。
最终实现五大成效转变,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为专用资产配置提供政策支撑,使预算编制更为科学精准,实现由无据可依向有章可循转变;统筹专用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环节,实施专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激发部门间、部门内协同效应,推动资产管理上下联动、一体规范,实现由单方主导向协同联动转变;发挥资产配置标准的约束性,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实现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转变;立足长远测算未来财政资金支出需求,打好打足提前量,实现由只看当前向谋划长远转变。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