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港:上海铃铛博物馆的都江堰铃铛

封面新闻 2021-12-27 14:21 50229

文/南港

在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工作过的俞斌打电话告诉我,上海铃铛博物馆对外开放了,特邀我们去观赏。俞斌问我,能不能在都江堰找到“5·12”地震前学校用过的铃铛,作为一段历史,作为两地深情见证,供博物馆收藏。

上海指挥部的朋友们,10多年了,我们都习惯叫做战友,属于一起经历过没有硝烟的战斗,心心相印,刻骨铭心,不分彼此的那种。况且,我也在学校工作过19年,学校的铜铃声时不时地还在耳边响起。如果让都江堰学校的铃铛在上海收藏展示,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青城山景区老职工刘永昌老师是个热心人,听说我要找学校用过的铃铛,还是为上海朋友找,就天天逛灌县古城,八方打听,四处寻找。一个老邻居糊弄他,找了个微缩版的仿真铜铃,被他骂了一顿。后来,他通过原向峨乡海虹小学校长霍天学,在一位曾经负责学校摇铃工作的老职工家里找到一个铜铃。蒙尘许久的铜铃铛,经一番擦拭后,依旧光可鉴人,只是铃舌丢失了。他请人配了个新铃舌,要付钱,对方高矮不收:“上海朋友,又不是外人!”

一个铃铛,把上海和都江堰的故事拉近了。

“5·12”灾后重建中,上海首先确定援建的项目是学校,首先开工的是学校,首先竣工交付的也是学校。当时上海援建指挥部要求,学校的安全等级要最高,质量要最好,速度要最快。海虹小学并入向峨小学被列入援建计划,得到国内外企业、爱心人士的资助,上海同济大学承担设计任务。经过日夜奋战,一所又一所崭新的学校在都江堰矗立起来。2009年9月1日,向峨小学作为全国第一所全木结构的新校舍,又响起了清脆的铃声和琅琅读书声。上海,给予的温暖渗透在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心底。

这个小小的铜铃铛,带着都江堰市师生的深情,在2021年11月21日都江堰封控管控区解封后,寄往了上海。俞斌收到铜铃铛,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声音比往常急切、喜悦。他说,见到这只铜铃铛,就好像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想象着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上课,在平坦如茵的操场上快乐地奔跑,在校园里生龙活虎地欢声笑语,非常感动,异常亲切。

铃声悠扬,是故事与情谊的悠长,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童年。

我在读小学二年级时,看到敲钟人上课下课总摇那个铜铃,心里痒痒的,想要摇一回。有一天上体育课,我溜到老师办公室外,悄悄地从窗户里把桌上的铜铃拿出来,在走廊上使劲儿地摇。铃铛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声,全校师生都以为下课了,纷纷走出教室。上一秒过了瘾,下一秒就难受了,值日老师把我狠批了一顿,罚站了一个下午。后来,好长一段时间,看到铜铃,我还心有余悸。

后来,学校大多用了电铃,也有用铜板、钢板,甚至用火车铁轨、汽车轮毂替代铜铃或作为电铃的备用。我读高中并住校时,都江堰闹地震。一位专家说:“今年灌县(都江堰市的旧名)不发生地震,我就不当这个专家了。”专家都这么说了,大家更是人心惶惶,就怕半夜听到报警的铃声。

那天半夜,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铛铛铛”的敲钟声。吆喝声、吵嚷声、混乱的脚步声立即四起,有人提着裤子,有人围着毯子,还有人光着膀子就往操场上跑。后来证实是虚惊一场,一位女同学错把火车的鸣笛声听成文庙山上地震警报拉响的声音,半梦半醒间猛敲学校的吊钟。

一个小小的铃铛,承载了我少年时的记忆,连接了岷江头和长江尾,上海和都江堰的不解之缘,印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传递着青城山下深深的感恩。如今,都江堰的校园大多采用智能广播系统,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和提示音,陪伴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铜铃铛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却在上海的铃铛博物馆里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它的使命,静静地讲述着上海和都江堰的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