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晚秋作物生产 四川宜宾长宁20余万亩再生稻进入丰收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0-18 11:35 139834

宋成均 叶国睿 李媛媛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10月17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龙头镇两江峙村,随处可见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于收割再生水稻的身影,随着微风一过,一阵阵稻香扑面而来。经过3个多月的辛勤耕耘与管护,再生稻终于迎来了丰收。

“感谢农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我的再生稻亩产比去年增加了40斤。”收割现场,种粮大户陈友先说,今年受干旱影响,他种植的再生稻起初长势不太好。在长宁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他们给再生稻灌了水,施了肥料,打了药水,长势明显转好,一亩有500多斤的产量。

据了解,长宁县是再生稻蓄留传统区域,蓄留面积大,群众基础好。今年,由于受高温干旱气候影响,再生稻发芽迟、幼苗弱。从7月中旬开始,该县就组织群众以灌深水降温保芽、施粒芽肥壮籽促芽,头季收获后喷施920、生长调节剂,筹集资金30万元进行物化补助,全县蓄留面积达到22.08万亩。

拉线、放线、切种、浸种……在双河镇犁头村,群众正忙着种植秋季马铃薯。“我们种了500多亩的蔬菜,根据企业的需求生产,完全不愁销路。”种植大户王富春表示,通过引进新品种、垄作、增施有机肥等科技措施,提高了马铃薯等秋季作物的产量,效益也不错。

这些只是该县抓实晚秋作物生产、端牢粮食安全饭碗的一个缩影。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和秋粮生产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发改、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和秋粮生产领导小组。为实现助农增收,以“大春损失晚秋补、大旱减产不减收”为目标,为农户提供资金补助的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今年秋种期间,全县派出农技人员15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5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员57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800余份,抓好核心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户做好晚秋作物种植。

据长宁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再生水稻有收面积20.26万亩,已进入收获期,根据测产,平均亩产156公斤,比上年增产8%,其中结实率提高3%,千粒重增加2克。同时,还种植了5万多亩油菜,5600亩秋季马铃薯。

“我们早安排、早部署,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广泛发动群众,努力确保秋种‘满栽满种’。”长宁县有关领导表示,将继续明确各镇、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下达到镇,分解到村,落实到户,筹措好资金,搞好技术指导,千方百计保障晚秋生产,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粮袋子”。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