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7月3日,成都暴雨红色预警拉响,地下车库倒灌、街道成河的画面刷屏网络,牵动人心。面对突发城市内涝,如何识别危险与科学自救?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辅导员贾鑫。
贾鑫表示,当手机收到暴雨橙色或红色预警时,必须减少外出,远离所有低洼区域。居家时若发现窗外积水逼近窗台、墙体开始渗水,或楼下传来进水声,说明雨水已侵入建筑,需立刻采取防御措施或者远离。在户外一旦积水超过脚踝且持续上涨,甚至能感受到水流明显冲击力,必须马上向高地转移。
“我们也关注到此次成都暴雨一些传播比较广视频,比如有车辆还试图开出雨水倒灌的地下车库、地铁站、地下商场在暴雨中极易倒灌,这是非常危险的,此时不应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财产。”贾鑫说,这些城市内涝形成“死亡牢笼”很可能变成深水区,车辆数分钟内就被淹没;若路面积水处出现漩涡,往往意味着井盖已被冲走,需要小心被卷入而路灯、电线杆附近更是漏电高风险区。
贾鑫强调,若暴雨中被迫在户外行走,当水深没过膝盖,逃生刻不容缓。贾鑫建议,找一根长棍或雨伞探路,紧贴建筑物缓慢移动,避开漩涡和带电设备。低楼层居民需提前防御,用沙袋、挡水板封堵门窗,一旦家中进水,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与燃气。
贾鑫表示,暴雨突袭时,小小物件可能创造生机。如果不得已外出情况,建议携带高频哨子、满电充电宝和强光手电——哨声能在嘈杂中传递求救信号,手电可在夜间救援时定位位置。驾车族应在驾驶位常备应急锤,后备厢放置救生衣。
评论 1
说个正事 2025-07-04 发表于四川
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