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以“聚力三链同构 共建天府粮仓”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其中,巴中馆以“诗意山水、红色巴中”为设计主题,以纯白、原木、生态绿为主色调,融入巴中特色文化和农产品品牌元素,集中展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效,展销“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矩阵引领产业升级
近年来,巴中市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构建起以“巴食巴适”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南江黄羊、通江银耳、青峪猪、巴中云顶茶等单品牌矩阵的“1+N”品牌体系。在本届农博会上,南江黄羊作为“亚洲第一羊”成为焦点——这一拥有41.85亿元品牌价值的肉用山羊品种,不仅登上国宴菜单,更通过“活体+胚胎+基因”多重保种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养殖,链主企业年综合产值达2.59亿元。
通江银耳则以“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工厂化栽培”技术革新刷新产业高度。通过建立银耳种质资源库,开发出多糖提取物、美容护肤品,银耳羹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传统段木栽培向智能化生产转型,目标培育3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银耳大单品 。这种“科研+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巴中推动农产品从“土特产”向“高端货”蜕变的生动缩影。
三链同构夯实发展根基
地处秦巴山区的巴中,虽二、三产业发展条件相对受限,但优异的生态条件赋予了巴中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天然优势,如何把生态优势农产品这张牌打好呢?巴中成立了“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公司,集合巴中各区县优质农产品资源和龙头企业,紧扣“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思路,构建起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
制定南江黄羊饲养管理规程、通江银耳技术标准、巴中云顶茶绿茶、红茶加工等19项地方标准,建成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2个,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以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引领,依托恩阳柳林肉制品加工园、通江春在食品医药产业园等14个产业园区,形成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通江银耳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现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海福特牛核心育种场,全省最大的高山富硒茶生产基地。通过“五进”活动和“巴适购”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第十届农博会期间,巴中农产品曾在京东直播间创下768万元线上销售额。
农博舞台彰显品牌张力
本届农博会巴中馆通过现场制作黄羊汤锅、通江银耳羹等特色菜品,自带“锅气”的巴中特色美食免费向现场观众开放试吃,搭配特色表演,将“巴食巴适”的味觉体验与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吸引了现场众多参展人士品尝和下单。电商直播区将农博会现场盛况实时直播,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为巴中农产品带货赋能。
“通过品牌化整合资源、规模化提升效益、标准化保障品质,巴中正探索出一条秦巴山区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同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力争让“巴食巴适”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金字招牌”。
从大巴山深处的传统种养方式升级到农博会舞台的品牌展馆,“巴食巴适”的转型升级之路印证了品牌赋能的力量。以标准化成为品质保障,以规模化形成产业优势,以品牌化塑造市场认同,从被动等收购到主动找市场,来自秦巴山区深处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区域特色农产品正在重构巴中农业的价值体系。
记者 田旭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