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物|夏钦:“学霸”苏东坡的“学习经”

封面新闻 2020-05-19 09:58 45255

文/夏钦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袭,每年中高考揭晓后,都会有各种状元(文理科总分、单科)出来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今天,我们就先从一篇一千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入手,来看下苏东坡这样的超级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嘉祐二年(1057年),22岁的苏东坡在进士考试中,写出的应试命题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近千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全文如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这篇被一代文坛宗师欧阳修极为赏识,打了满分的“高考”作文——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让苏东坡声誉鹊起,奠定了他在科考江湖的学霸地位。尽管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篇六百多字的文章也还有诸多不如意,当然,既使考官梅尧臣和主考官欧阳修也对个别地方存疑,但毕竟是在“高考”特定的时间内,尤其是契合欧阳修对“太学体”文风的改革。

苏东坡到底有多能考,且看他接下来一系列令人眩目的考试成绩单: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苏东坡名列第二;制科考试,苏东坡获最好成绩第三等(制科是天子特诏才可举行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制举考试的考生必须由朝中大臣推荐,然后由六名考官先行考核,及格者才能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制科考试开考次数极少,两宋319年仅举行22次制科考试,考中制举的大约40人左右,苏轼两兄弟就占了两个名额,而考中进士的则有将近四万人,相差近一千倍。制科等级中第一第二等都是虚设,获得三等的仅两人,苏东坡即是其中之一,另一人为吴育,也是仁宗为政时,后官至参知政事)。

短短6年的时间内,苏东坡先后通过了举人试、省试、殿试、吏部的典选和注拟,以及前面说到的那场极其隆重的制科考试,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参加科举考试的芸芸众生,很多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难以抵达这样的高度。3年后,已在陕西凤翔签判基层岗位任期满的苏东坡,再次在回京的馆职考试中取得最高分,被任命为殿中丞直史馆,负责编修国史。人们不禁要问:学霸苏东坡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一)秘笈关键词之一:“八面受敌”

这一切,还得从苏东坡的家学渊源及治学的“童子功”说起。

实际上,苏东坡并不是一个神童似的天才人物,与他同时代、同样知名并且都活了66岁的欧阳修、王安石相比,苏东坡反而是大器晚成那种,与王安石说的神童“伤仲永”中的方仲永不一样,并不十分的早慧。

写最早的成名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时,苏东坡22岁;写最早一批诗作是为母守孝后再次赴京途中父子三人合著的《南行集》中的四十多篇作品,时年苏东坡24岁,并没有一篇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但同年龄段的李白写出了气势磅礴的《望庐山瀑布》、杜甫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望岳》;在杭州任通判时,苏东坡开始接触词的创作,这时苏东坡已经37岁,同年龄段的柳永柳七郎词作早已红遍大江南北。但几十年的光阴过去,有宋一代,苏东坡却以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各类文章,成为北宋文人中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优、成就最高的集大成者。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原本说的是优秀的将领,在两军对垒时,沉稳应对、指挥自如,在当今信息过载、书籍过剩的年代,如何在个体生命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新知,用以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面对浩瀚的书籍,个体也应该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个个击破、分而治之。梳理苏东坡学习的秘笈,解密学霸是如何炼成的,我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八面受敌”。

苏东坡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八面受敌”一样,不知从何下手,落得读中愉悦读后茫然的现象。但如果每次读书,只在单一主题下求知,不断的深入,就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的收获反而会更多。

苏东坡在《又答王庠书》中,对这一读书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意思是说,一本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被公认为好书的书,包含着多层次的非常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层层推进,就能将整本书籍化为己用。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写作书籍,比如近年流行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超级版图》《枢纽》等等,让人叹为观止,佩服作者完整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人们往往在各种蛊惑人心的推介下购买,但读起来兴奋,合卷后又不知所云,如果 有此症状,推荐大家尝试一下苏东坡同学总结的这一学习方法,也许不失为一个解决困惑的好办法。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有个重要原则,叫“我专而敌分”。如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迎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分散敌方势力。对嗜书如命的毛泽东,都这样称赞苏东坡的读书方法:“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专注于某一方面时间的积累,往往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八面受敌”法看似笨拙,实则下的真功夫,就像只有通过一砖一瓦的累积,才成就了高耸云霄的高楼大厦。我们看到的世间一切奇伟瑰丽作品的背后,都是点点滴滴的累积构成。

看来,学渣都是相似的,要成为学霸,则各有各的学习秘笈。每一项秘笈,都建立在苦苦探索,久久为功的基础上。

(二)秘笈关键词之二:“自由舒展”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中有这样一句关于教育的鸡汤颇为流行: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应该说,不仅苏东坡是幸运的,就是他的老爹苏洵也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开朗、乐观而又富有远见的一家之长苏序。苏东坡一生无论如何起起落落,亲情给予的力量都是支撑前行的重要支撑。我想到的苏东坡成为学霸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自由舒展”。

在教书育人方面,苏东坡不仅有好的父母,还有个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爷爷苏序,以及他形成的纯朴的家风。苏序有三个儿子,长子苏澹,是个平庸之人,次子苏涣,小儿子苏洵,苏涣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不仅成为苏家最先考取功名的,还是蜀地出的第一个进士,自此之后,两宋时期,眉山出了886个进士。

关于伯父中进士在当地带来的艳羡与震动,苏东坡两兄弟都有诗文记载,苏轼曾回想“天圣中,伯父解褐西归,乡人叹嗟,观者塞途”,苏辙也曾说过,“乡人皆喜之,迓者百里不绝”。他们尽管说得有点夸大,但也足以看出这位进士伯父对苏家、对两个侄儿的影响有多大。

尤其是在苏东坡十二岁时爷爷苏序去世,在外地做官的伯父苏涣回乡守制,两年多时间的耳提面命,让东坡两兄弟受益良多。后来,苏辙在《伯父暮表》中这样记载:少长为文,日有程序,不中程不止。

好,话题还是回到爷爷苏序身上。次子取得功名他喜,但苏洵年轻时浪荡不学,凡乎全世界都要放弃他时,苏序却面对众人的责难,另有自己的独到看法,他说,“洵儿特立独行,定非凡人,倘加以磨炼,定有出头之日”。你看看人家苏老爷子的眼光,所以才有后来《三字经》上说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因为有殷实的家底做支撑,苏洵既使结婚后,依然继续外出游学,而苏序带着两个孙辈,对乡里乡邻乐善好施,并尽享大自然之美之趣。苏洵每次游学归来,对外面世界滔滔不绝的讲解,就像一束光一样,给两个好奇心强的儿子打开了天眼。苏洵后来发奋熟读经史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文笔汪洋恣意,屡考不第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他不想去应和呆板教条的科举考试。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影子。

学富五车而性格特立独行的苏洵教育儿子,自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多以古今成败得失为重点,引导儿子对历史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父子三人日后之所以在史论、政论等方面成就斐然,皆因先前打下的深厚基础。

严的父,慈的母,父母刚柔相济性格构成互补性,但在教育儿子成长的目标上却高度一致:不只是要求会反复诵读或博闻强识,而是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塑造了苏东坡完整的独立性格,这在他后来王安石变法以及司马光废除变法中,他坚持实事求是鲜明的态度可知,他既不会为了前途去迎合最初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也不会因为王安石已经淡出江湖就改变自己内心的见解去迎合正当权且是多年朋友的司马光,而是真诚为社稷苍生着想,说出自己真实的政治见解,哪怕这种见解既不讨王安石也不招司马光喜欢,弄到“上与执政不合,下与本局异议”的地步。

(三)秘笈关键词之三:“高度自律”

有人说,人生而平等,如果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也有人说,人生而不平等,才华天赋高的人,你穷其一生也追赶不上他奔跑的步伐。这世上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行文至此,我想说苏东坡成为学霸的第三个关键词是“高度自律”。

被放逐在偏僻的黄州之地,天纵之才苏东坡没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是通过加强学习来提升自己、丰满自己、成就自己。官做不成了,经世济民的儒家理想还在,他拿起手中的笔,向立德立言进军。

五年黄州岁月,除了文学上的重大突围,实现由苏轼向苏东坡的华丽蝶变,还先后完成了《论语说》五卷,《易传》九卷,开始《书传》的写作,标志着苏东坡自成一家的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他开始跻身于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之列。对于喜欢交朋好友的苏东坡而言,黄州尽管偏远,但他名气大朋友多,大家都要辗转来探望,朋友间诗酒唱和的情谊,也需要时间做支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忙忙碌碌之余,总是会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对于苏东坡这样的名人来说,如果管控不好时间,一样也会浪费大把大把的时光。

据说某天苏东坡约好了黄州朋友朱载到东坡雪堂小聚,换了我们,朋友来之前,除了例行的准备之外,就是坐在椅子上喝茶耍手机刷微信,聊聊天看看云,但苏东坡的考虑不是这样,既然朋友来了要一起吹牛聊天占去大把时间,何不如用这之前零碎的时间先学习一会。

苏东坡召唤,朱载自然兴冲冲赶来,不料拿了帖子找下人通报,却是“小扣柴扉久不开”,迟迟不见东坡的人影,惹得朱载正想拂袖而去,才见苏东坡急匆匆从屋里出来,连声道歉:“不好意思,刚才忙于温习功课,让你久等了。”

“鹅的神,你也要温习功课?”

和我们寻常人一样,朱载也以为学霸就是天生的,功课对他们就是分分钟搞掂的事。

原来苏东坡说的功课,是抄《汉书》。

苏东坡不但抄《汉书》,并且抄得很有经验,越抄记得越牢,你看人家是如何抄的,“第一遍每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次每段事抄两字为题,现在只用一字。”就这样一步步倒逼自己记忆,东坡做到了对《汉书》滚瓜烂熟。

面对朱载的将信将疑,两人开始了你问我答的游戏。朱载随便说出《汉书》的开篇第一字,东坡便能背诵,毫无差错。

苏东坡超强的记忆力,不仅同事朋友们佩服不已,就连他的政敌,也心服口服。话说著名的“乌台诗案”始作俑者之一的李定在收集了苏东坡的上百首诗作之后,把在他看来疑似有问题的一首首诗拿出来,用车轮战的方式让东坡逐一解释每首诗的意思,说穿了,就是想搞刑讯逼供。没料到苏东坡对自己几年甚至十年前写的诗,不仅能倒背如流,对诗中引用的典故也能十分清楚地说出出处,诗歌在唐代以写景状物为主,到了宋代,特别重视用典,有的典故还很生僻。这让御史中丞、王安石的学生李定不得不感慨,“苏东坡的记忆力太强了,不服不行啊。”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学霸神采飞扬指点江山的一面,往往看不见人家刻苦用功的背影。所谓天才,也是用努力加汗水,用智慧加自律换来的,而非仅靠着天赋就能驾驭一切。

即使年轻时参加难度系度甚高、由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苏东坡也是经过了一番苦读才取得的。与弟弟子由搬到清静的怀远驿,每天吃着“三白”饭(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大米饭)用心苦读,准备了一年的结果。而前面我们说过他礼部考试得了满分的“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区区六百多字,也是涂涂改改了三遍才提交的。后来据王珪(当时作为副主考官、翰林学士)的儿子王仲薿对苏东坡的学生李廌说,王珪曾把苏东坡的论和策的两份原稿带回家珍藏,见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起草了三次,好些地方还有所涂改。可见,表面光鲜的背后,也有我们所看不见的精益求精。

别看苏东坡成天嘻嘻哈哈,喜欢拿朋友开涮,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喝点小酒,喜欢和歌妓唱和,但却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和我们今天很多学霸一样,对零星时间的使用和管控非常到位,一旦进入自己的学习修行时间,就会物我两忘,精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极高。

(五)秘笈关键词之五:“博闻强识”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苏东坡一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这与他爱好众多有关。前面我们说过,他读了一辈子书,也抄了一辈子书。对于一个书法又漂亮的同学,说不定抄书又是一种书法方面的享受呢。说到这里,苏东坡成为学霸的第四个关键词应该叫“博闻强识”。

有个关于苏东坡年轻时的段子,依然和抄《汉书》有关。

三苏一家进京赶考之时,为了打探科举考试的“风向标”,苏洵想尽办法,到四川成都府的首长——曾在朝廷为官、名操一时的张方平府上拜见,无非是想关系熟络后,希望张大人能找机会帮忙推荐推荐自己的两个儿子。

张方平是个耿直的文化人,一来二往,两人谈话就投机起来,对苏洵多次提起的两个儿子也十分好奇,就顺便问问其儿子最近在读什么书,准备以什么方式迎考之类的客套话。作为科考高手,旁敲侧击往往就能试出对手水平的深浅,就像羽毛球上的教练,看你挥几拍就能知道你有几斤几两。

“正再看《汉书》”,苏洵的谦卑中暗藏玄机,一个“再”字,隐而不露地强调了两个儿子不但在学习,而且很用功。但对从小聪慧过人的张方平而言,觉得书重复看是不可思议的事,就没头没脑地说,“文字尚看两遍乎?”

苏洵原本是想借机在首长面前表扬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没想到遇到了高人,只得悻悻回家,并把这话给两儿子说了。哪知苏东坡却说:“此老特未知世间人尚有看三遍者。”

原来,苏东坡年轻时候,手抄一百二十卷的《汉书》,已经是第三遍了。现在看来,苏东坡在进士考试时的出色发挥,多少还是有些水到渠成。

苏东坡这种抄书以加强记忆的学习方法,有点像曾国藩“结硬寨,打呆战”的用兵方法,表面上十分笨拙,实则是基础扎实,稳扎稳打,久而久之,就会释放出惊人的力量。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拟了800多道圣旨。因为文笔出色,想象瑰丽,东坡拟的圣旨除了对仗工巧、铿锵有声外,在引经据典、譬喻丰富上更是要胜同辈一筹。比如政敌王安石去世后,由苏东坡撰写的敕文就与众不同,“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后来,苏东坡的继任者洪某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负,遂询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我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从不用查书。可见,苏东坡的学问多深多精,与今天动不动就找度娘的学者专家相比,博闻强识不知要好多少倍。

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苏东坡是相当自信,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由此可见,十倍的自信是建立在百倍的努力与付出的基础上。

当然,苏东坡有这样的底气使他自信心爆表。他一生的著述之丰,生命的张力之强,能抵达的维度之多,是李白杜甫所不能比的。如果说才华横溢是一种错误,苏东坡已经一错再错;如果说苏东坡有什么独门的学习秘笈,纯粹是虚张声势,那些才华之外平平常常毫不起眼的用功,才是学习真正的“葵花宝典”。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