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粮油作物的收储机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好粮油收储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月23日,四川省两会进行时,省人大代表,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晓凌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带来他来自基层的看法。
问题:
粮油作物收储机制未能对应市场
“当前的稻谷油菜籽等粮油作物收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杨晓凌举例,如收储价格不合理、收储质量标准不够科学、收储企业运作不够规范等,亟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粮油作物的收储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杨晓凌认为,这未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的变化。
在市场价格低迷时,收储价格可能高于市场价格,导致收储企业库存积压和财政负担加重;而在市场价格高涨时,收储价格又可能低于市场价格,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另一方面,现行的收储质量标准过于严格,一些符合食用和加工要求的粮油作物因达不到收储标准而被拒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质量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不透明和人为操作等问题。
加上收储企业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收储企业数量不足,导致收储能力有限,农民售粮困难。而在一些收储企业集中的地区,又存在恶性竞争和无序收储的现象,影响了收储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
建立多种科学机制促收
“应该建立市场化的收储价格形成机制。”杨晓凌说,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和国家对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的最低保护价,全省统一及时发布粮油作物的收储价格。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确保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防治“谷贱伤农”。探索建立粮油作物期货市场,通过期货交易发现价格风险。
“同时,科学优化收储质量标准。”杨晓凌认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水稻、小麦、油菜籽等粮油作物收储质量标准进行适当调整,放宽对一些非关键指标的限制,提高收储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加大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和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透明性和效率。
在杨晓凌看来,合理布局收储企业也十分关键,“可以根据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分布和产量情况,合理规划收储企业的布局,增加收储网点,提高收储能力,方便农民售粮。”
并加强对收储企业的资质审核和监管,规范收储企业的市场行为,防止恶性竞争和无序收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稻谷和油菜籽收储,建立多元化的收储体系。
“加大对粮油作物种植户的补贴力度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杨晓凌建议,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对保险不能覆盖的如气候等原因造成的种植损失制定补贴制度。加强对粮油加工企业的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