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记者 田之路 实习生 王冰凝
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是9月17日至23日,又恰逢15日至21日的中国减盐周。今天,四川省地质局发布科普短视频《地质“盐”味》,向大家讲述川盐的地质故事。
食盐,是每家每户的日常必需品,是食物烹饪或食品加工的主要调味品,也是构成川菜麻辣咸香的重要调味剂,几乎每天都离不开。
但是,川盐怎么产生,又有什么用途,可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四川省地质局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推出科普短视频《地质“盐”味》。视频从地质工作的角度,介绍了四川盐卤资源的地质成因,井盐资源的采掘历史,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情况,科普了地质能“成”盐、“采”盐,让大家更了解地质“盐”味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视频介绍了,在距今2.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四川盆地区域属于特提斯海外围,随着特提斯本部的扩张,这里的海水越来越浅并不断蒸发浓缩,盐类浓度逐渐增高超过溶解度,最终以盐岩和卤水状态在盆地内沉积成矿,如今储量居全国前列。四川盐卤以氯化钠等为主要成分,富含钾、锂等多种元素,自震旦系至白垩系皆有分布,具有品质优、资源富等优势。利用广都盐井出现后正式拉开帷幕,从大英卓筒井到自贡燊海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迄今仍在采用的深井钻凿工艺。
勤劳聪慧的巴蜀匠人,以同层位产出的天然气制盐,使盐卤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四川井盐名闻天下。
评论 1
盐巴哥 2023-09-17 发表于四川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