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重大调整,这意味着无序的“仅退款”在电商行业正式终结。据淘宝规则表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这是自去年7月淘宝率先松绑“仅退款”,京东、快手等跟进优化规则后,电商平台正式全面取消“仅退款”。
此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今年相关部门对仅退款所引发的行业影响越发关注,以及去年以来淘宝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带动电商行业生态持续向好,取消“仅退款”是大势所趋。”
“仅退款”最初由拼多多于2021年推出,旨在简化售后流程、提升消费者体验,后被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效仿,成为行业标配。然而,随着规则普及,恶意退款、职业“羊毛党”滥用等问题凸显。例如,部分消费者伪造证据申请退款,导致商家面临“货款两空”的困境,2024年双11期间相关投诉占比超六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平台,要求整治“仅退款”导致的低质低价竞争和商家权益受损问题。2025年两会期间,管理部门明确释放治理信号,推动平台规则调整。淘宝、京东等平台自2024年起逐步松绑规则,最终全面取消“仅退款”,以平衡商家与消费者权益。
对于商家来说,这个政策的出台可自主处理退款申请,避免被恶意退款挤占利润。例如,某商家因“仅退款”导致退货率高达30%,取消后利润空间显著回升。尽管商家需投入更多精力处理售后纠纷,但同时也需提升服务质量和沟通能力以赢得消费者信任。平台通过“真实体验分”等机制激励商家优化商品与服务。
对消费者而言,取消仅退款政策之后,消费者需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举证和流程复杂度增加。部分用户担忧维权成本上升,尤其是生鲜等高损耗商品可能面临更高风险。但平台通过信用体系、AI识别技术(如淘宝的“异常行为模型”)和纠纷仲裁机制保护消费者,信用良好的用户仍可享受快速退款服务,恶意行为将被限制。
取消“仅退款”倒逼商家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行业从低价内卷转向以信用、体验为核心的价值竞争。例如,淘宝通过“退货宝”“佣金激励”等政策鼓励优质商家,商家也从“价格战”转向“品质与服务竞争” 。
应该说,取消“仅退款”政策是电商行业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旨在遏制无序竞争、保护商家权益,同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然而,其效果取决于平台能否平衡消费者与商家的利益,通过技术手段和规则优化实现长期生态健康。未来,信用体系、服务创新和监管协同将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评论 11
繁星空 2025-04-24 发表于四川
取消仅退款政策就像给电商生态打了一针强心剂,虽然商家得花更多心思处理售后,但长远看能倒逼服务和质量提升,挺好的
月下王玲 2025-04-24 发表于四川
消费者权益还是得保障到位
黄雨霏 2025-04-24 发表于四川
感觉这是行业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