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周彬 摄影报道
乡村振兴怎么干?共同富裕怎么办?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五洞村,村支书梁远芳通过20年的不断探索和奋斗,找到了答案。成为省级劳模后,梁远芳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致富的好路子。前不久,封面新闻记者走进五洞村,倾听梁远芳从“打工仔”变身为致富带头人的故事。
四川省劳动模范梁远芳 周彬 摄
20年奋斗结硕果
1988年,18岁的梁远芳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又不想留在家里种地,遂借来30元路费,南下打工,成了一名“打工仔”。
梁远芳先是在广东番禺一带建筑工地上做杂工,后来又到深圳罗湖口岸贩卖VCD和饰品等。“那个时候年轻,头脑灵活,比较会做生意,加上广东那边经济比较发达,我很快就有了积蓄。”梁远芳回忆,腰包鼓起来之后,他仍然不甘心,决定“改行”,干一番大事业。于是,毅然投入运输行业,尽管有自己的车辆,但他仍坚持艰苦奋斗,既当“车老板”,也当驾驶员。
2003年,在城里事业有成的梁远芳,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老人和渐渐长大的孩子,决定回到家乡,把村口一个叫杨河坝的烂泥塘承包过来种水果。
回家后,梁远芳和老乡们一起“众筹”,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在五洞村一组租赁土地近300亩,建起了一个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农技培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基地,为全村老百姓无偿捐赠优质果苗上万株,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水果2000余亩,为周边100余名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
近年来,梁远芳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称号。
梁远芳打理自己的果园(受访者供图)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随着水果的热销,果园越做越好,回想起这些年的创业历程,梁远芳渐渐有了新的想法——加入党组织,更好地带领大家一起种水果致富。
2010年,梁远芳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之后,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之后,梁远芳干劲更足,带领村民开办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水果、建家庭农场、搞休闲观光。村民们没有苗木,梁远芳就无偿提供,缺乏技术就手把手指导,实践经验不足就把自己的果园拿出来当实训基地。
“村里要发展,就必须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思维。”2013年底,村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梁远芳的思路活、有干劲,村民在选举中纷纷投了他的赞成票。最终,梁远芳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上任之后,梁远芳决定引进外地企业,在村里发展项目。经过多方争取,2017年,镇里引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在村里发展康养产业。此后,将原计划建在另一个村的花海项目也放在了五洞村。如今,梁远芳又引进了一家大型的萌宠经营企业,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梁远芳给村民传授水果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振兴,村里没有人,还谈啥发展?”随着村里的发展,梁远芳越来越意识到,尽管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但年轻人却仍然习惯于外出打工赚钱的局面必须要想办法扭转过来。对此,梁远芳不仅建立了在外务工人员台账,还坚持每年春节组织召开村在外务工人士座谈会,动员他们返乡发展。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梁远芳成功回引了梁小建、梁尤双等一批在外务工人士回乡发展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等产业,不仅为村里的发展培养、储备了人才,还带动了村民人均年增收达到4000元。
评论 5
何春喜(石塘镇贺家湾村) 2023-10-18 发表于四川
榜样
fm90be56 2023-10-15 发表于四川
找准产业,创新发展!
fm6f3a02 2023-10-12 发表于四川
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