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周洪明:有个地方叫小河子

封面新闻 2022-10-27 15:03 75877

文/周洪明

心怀向往长江、大海的梦想,长大后我们纷纷远离。但无论足迹留在世界的哪处繁华,心灵的角落永远有一个地方——小河子。

小河子在阳翰笙故里、四川高县罗场镇南3公里处,一个在地图上没有标志的地方。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一个生产小组的名字;从自然存在的角度来看,有一条小河从中间流淌;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来说,那是我和兄弟姐妹们土生土长的地方。

方圆四五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土地,河流在中间自西南向东北,呈不完全规范的S型。河床的两侧,依山傍水居住着50多户农家、200多口村民。我的家,就在S的最中间西岸田畴上。老屋背后,是层层叠叠的丘陵。

境内的小山丘,基本上都有独属于它们的名字,如凉水井、断颈山、倒敞坝、黑石包、老鹰岩、磨盘田、打米站、公房头、黄家湾、鹅鸣田、学校包包、范家塝塝等。这些名字,都有它们的传说,如倒敞坝,是因为粮食挑到那坝子来晒干后,又要挑回去放置而得名。

这些地方,连缀成一条形似长龙的山埂。头部低俯分开的山脊,被说成巨龙的双唇。我家后面的圆山包,是山龙嘴里衔着的宝珠。对门断颈山,据说是一个渔人手拿渔网在撒网捕鱼。

到了小河子,好玩的事情首先是爬山。每个小山丘,都可以成为指点江山的落脚处。葱茏的蕨草、酸甜的救军粮、紫红的桑葚等一路陪伴,松树、柏香为你撑伞遮阳。站山顶远眺,四下风景尽收眼底。东去的河水和天际的白云拥抱,碧绿的梯田把散落的农舍包围。清风徐来,顿觉清爽、舒适。经过断颈山,站到渔人肩头,可观小河子全貌。到黄家湾背后的惠泽水库引水渠,更可欣赏山龙的盘踞、唇球的启合、流水的蜿蜒。鸡鸣狗吠声相闻,炊烟雾霭气融合。

更好玩的,自然是玩水。从小河子汇入宋江河的三岔河出发,可一直走到还山子。提鞋跣足、挽裤露腿,回归顽童时光。河底大多为细碎的砂砾,踩在上面有足部按摩的感觉。零星散布的卵石,大大小小地镇守城池,多数都背满厚实的青苔。成串的小鱼儿从足背滑游,身前身后,蜻蜓、蝴蝶低回。偶尔白鹤从楠竹丛中飞出,给人突兀的惊奇。人烟稀少的湾里,有几个较深的水塘。遇上燥热的天气,还可来几下短暂的游泳。辛勤钓捉的鱼虾,提回去红烧后脆香喷鼻,可一饱口福。

随便走到哪户人家,都可煮出色、香、味俱佳的菜饭。小河子是四川九大碗的发源地,有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色饮食,让远方的客人闻讯而来,尽兴而归。肘子、肉丸子、酒米饭、面面扣、红烧肉、圆子、酥骨、笋子汤、膀子等,碗碗都是极品,盘盘都是精华。

小河子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粑粑类。栽秧子吃猪儿粑、涨水吃浑水粑、中秋节吃糍粑、正月间吃汤圆粑、端午节吃粽子、除夕蒸黄粑或发粑等,可以说,小河子荟萃了川南甚至四川重要的粑粑类品种,而且每样做工规范,味道巴适。其中,小河子涨水做浑水粑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绝唱。

随着乡村公路的水泥硬化、配套设施完善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全面覆盖,小河子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正成为传说中的诗歌与远方。倦怠了城市的喧嚣和职场的负累,偶尔来这里爬山玩水、吃饭尝粑,能让生命里多一份意外的轻松和别样的绮丽。

【作者简介】

周洪明,四川宜宾人,笔名川南雪。四川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学员,2016年度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作品发表在《星星》《中国作家》《散文选刊》《散文诗》《青年作家》《青海湖》《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出版新诗集《情感高原》《春梦》,长篇小说《坠落与升腾》,纪实小说《文坛泰斗阳翰笙》《宜宾白毛女罗昌秀》《红军骁将张锡龙》等。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

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

在封面新闻发表的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

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