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 罗石芊
5月24日,四川西昌,“我在帮扶一线建新功”主流媒体凉山采风活动媒体见面会召开。未来几日,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近30家媒体的记者,将分东西北中4条线路,走进安宁河谷和大凉山腹地,将镜头对准深处一线的帮扶干部,讲述他们的故事,记录当地的发展变化。
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洪谈到,凉山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造就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一步跨千年的奇迹。而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各级各类帮扶力量汇聚凉山,帮扶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走村入户落实政策,千方百计发展产业,用心用情帮扶济困,推动凉山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就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丰功伟绩。
在近两年中,有6844名帮扶干部响应号召,奔赴大凉山持续帮助凉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用流汗流血的辛苦指数,换来凉山群众的幸福指数。而在他们中,又有1549名帮扶干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主动请缨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
现场,凉山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凉工作队队长陈坚军等人,介绍了甬凉东西部协作和组团式帮扶等情况。在陈坚军的介绍里,凉山与宁波在产业、劳务、消费等方面协作更加紧密,在组团帮扶方面成效更加显著,在品牌塑造方面特色亮点形成。
喜德县副县长、鲁基镇中坝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刘超讲述了她和大凉山的故事。在她的讲述里,是村里人对她从不看好,到她生病就医后,大家带着鸡蛋来看她,每天给她发一百多条短信的点点滴滴;是村里道路变美了,房子变美了,村子变美了,人们也走出去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是村里的孩子前往北京,走进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现场,面对镜头说着村里的改变。
会上,彭洪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1.7万余名帮扶干部来到大凉山,为凉山注入强劲动能,巩固了凉山脱贫攻坚的成色,推动了凉山的乡村振兴。“历史铸造时代,榜样传承精神。”彭洪谈到,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主流价值的塑造者、社会潮流的引领者。他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记者们,能深入大凉山的田间地头,挖掘帮扶干部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让更多人看到凉山,与凉山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