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副总工程师何龙:中国大屏显示要实现自主发展,首先要突破技术瓶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10 19:43 69365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点击观看科博会云展馆

显示技术不断创新,为显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中国的大屏显示自主发展又面临哪些机遇?9月10日,第九届科博会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绵阳举行。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共同探讨新型显示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论坛上,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龙,围绕中国大屏显示自主发展机会这一主题,谈了他的观点。

何龙

现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显示大国

“通过‘十三五’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显示大国。”分享一开始,何龙便用数据指出中国显示产业的蓬勃生机:2020年,中国大陆面板全球份额已从2016年的30%增长到了55%,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基地。近年来,中国通过加大对面板的投资额,民办的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面板生产国,但我国的关键原材料和核心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比例还不是太高。“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现状。”何龙指出,“比如说我们的玻璃基板、偏光板、光刻胶等,目前已经在追赶了,但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由芯片提供厂商、设计厂商、生产制造厂商、终端制造厂商等一起去努力突破。“

而真正突破卡脖子的关键,何龙认为,是改变思维,而这可能需要几代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论坛现场

需求:消费者的基本诉求逐步提升

任何显示产品的最终归宿都是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在何龙看来,显示产品的最重要作用,便是用来帮助人们获取信息。通过显示产品近百年的发展,消费者对显示产品的诉求,已经从“有无”阶段走到了追求性能的阶段。

目前,显示产品的趋势越来越趋于高清化、移动便携化、高画质、无屏或大屏化、以及节能性和沉浸化。“这表示消费者对显示的基本诉求在逐步提升,这也对各个厂商生产产品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龙说,从当前的社会来看,包括手持、车载、影院等的显示产品无处不在,技术的发展是形成这百花齐放现象的重要原因。他认为,未来,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娱乐的多元化诉求,将会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

何龙表示,从消费者的习惯来看,消费者也越来越追求大尺寸的显示,那么下一个风口便是突破“框”的限制。

机会:激光显示和Micro LED发展潜力大

那么,中国大屏自主发展的机会在哪方面呢?何龙从技术原理开始进行了分析。

何龙表示,在形成超大市场规模上,LCD和OLED因为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在这方面终将有限制。而激光显示和Micro LED就会有很大的空间。但目前,激光显示和Micro LED存在芯片外延、巨量转移、全彩化、检测与修复、驱动控制这五大核心问题。

论坛现场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何龙建议,首先要融合创新,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其次,要建立完全独立自主的投影产业链,打破国外垄断。另外,还需建立空白领域的专利布局和标准体系,并且通过这个技术来生产出不同形态的产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消费诉求。

扫码观看云上科博会

评论 2

  • 欣尘呀 2021-09-10

    长虹长红

  • 周二 2021-09-10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