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吉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客车曾是老百姓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电瓶车、私家车、网约车、高铁等更便捷的出行方式的不断普及,客运业务受到不小的冲击,农村客运更甚。
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这里有4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55万,是四川的人口大县。9月18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地积极探索农村客运转型升级,通过农村客运“小黄车”,以及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模式,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
“门前沥青路、出行‘小黄车’,这样的出行体验相当巴适。”近日,在安岳县李家镇客运中心,坐上了开往县城的农村客运“小黄车”,乘客杨女士告诉记者,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实现“全镇接、全城送”,确实很方便。
据悉,在李家片区,共有59辆这样的农村客运“小黄车”,开通了沿线乡镇、安岳县城区和成都重庆等地的往返班线。除了提供电话预约响应式服务外,每台车上均装有摄像头、主动防控系统、随车安全GPS,以防止出现司机疲劳驾驶和乱收费等情况。
为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农村客运“小黄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近年来,安岳县还积极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城市公交线路加速向乡村延伸。
“上车的乘客请站稳、坐好,抓好扶手。”9月14日一早,从安岳县城开往永顺镇的11路城乡公交车上,驾驶员袁师傅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是今年3月开始跑这条线路,沿线老百姓现在都认识我了。”有着20年公交驾驶经验的袁师傅告诉记者,因为有了城乡公交车,沿线老百姓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便捷的出行体验,“跟城里坐公交一样的”。
“以前没有这11路公交车,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赶车进城相当难,只有等过路车,而且等得也久。”永顺镇居民李大爷笑着说,现在公交车20分钟一趟,招手就停。驾驶员看到有老人赶车,还会主动等,开车也慢开轻踩,十分暖心。
目前,安岳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0条,投放运力70余辆;开通乡村客运班线105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430余辆。广大农村居民“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家门”的“家门口乘车”美好愿景已然成为现实。
安岳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底,当地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为推动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安岳县还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方式,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
据悉,今年6月,安岳县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