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灾委: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数据数十亿条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2-15 12:36 40448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2月15日,国新办举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图片来源:国新办

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据介绍,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机构等,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基层社区(村)人员、志愿者等也参与这次普查调查。

郑国光介绍,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介绍,目前,国务院普查办正在协同各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推进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体系建设、广泛应用普查数据成果、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各部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组织做好普查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