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祁连山非法“黑金”背后的监管“黑洞”

新华社客户端 2020-08-05 08:19 28615

《经济参考报》记者历时两年调查发现,青海一家民营企业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在祁连山南麓腹地煤矿进行掠夺式采挖。从2006年至今,该企业从木里煤田非法采煤2500多万吨,获利约150亿元,企业董事长甚至被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然而,这篇报道恰恰揭开了祁连山生态保护“隐秘的角落”:尽管3年前曾被中央通报批评,尽管曾开启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态保卫战,仍有企业堂而皇之地非法开采,甚至在两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仍不收手。

如此大规模顶风非法开采,很难相信这家企业有“隐身大法”。那么,是谁在给问题企业一路绿灯、通风报信?有没有人阳奉阴违?“隐形首富”的“黑金神话”背后是否存在失职渎职?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彻底算一回明白账,进而深挖非法“黑金”背后的监管“黑洞”。

从媒体报道看,追问并非凭空猜想。比如,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每次有领导和执法人员前来矿区,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实质上已算一条反腐线索;比如,将矿体和挖出的煤炭用土掩盖、用绿色盖土网覆盖,竟能躲过检查;比如,“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持续多年不被发现和追究,也极为蹊跷。

据最新报道,海西州国土资源部门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已赴煤矿现场督导检查,核实是否存在非法采矿情况。但兹事体大,如果潦草出具一份自查自纠的通报,怕是难以让公众信服。彻查祁连山非法采矿问题,需要更高层级的力量强势介入,在调查中不遮丑、不护短,并依法严厉问责。

14年间从未停止的“开膛破肚”式采挖,在高原湿地上劈出一道巨大伤口,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进行掠夺式采挖,是明目张胆的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生态旧债未还又添新账的祁连山,是时候彻底清算了。(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一人照管60个小号、上厕所都在刷分……“被动形式主义”为何困扰基层?

疫情常态化更要防控精细化

确保“六稳”“六保”政策切实落地“惠企”

借优衣库不雅视频炒作?商业营销不能无视道德底线

12岁准备硕博连读,日写诗两千首……警惕“神童”出没背后的生意经

在秦淮河大坝“肚子”里建餐厅,谁给“坝中店”撑腰?

80多亿元资金“趴窝”,基层“为不花错,宁愿不花”心态怎么破

“疫”考未到交卷时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