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执行存款新规?别慌!体检报告查出这4个“异常”反而更健康丨熊猫斩谣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2025-09-01 17:15 93935

谣言:9月1日起执行存款新规?

真相:网传信息不实。

近日,有自媒体称,各大银行将依据一份所谓的《关于优化个人存款服务的相关通知》,自今年9月1日起执行“新规”,其核心内容包括:开始征收20%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并将现行50万元的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额度下调至30万元,同时引入阶梯式赔付。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说法并不属实。在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及公开渠道检索,均未发现所谓的通知文件。针对大额存单利息需缴税个税的说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目前未查询到类似政策;若有政策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会发布权威信息。(来源:@看看新闻Knews、@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别慌!体检报告查出这4个“异常”反而更健康

详情:体检报告上的“异常”箭头让你心慌?先别急!有些“异常”非但不用治,反而是长寿体质给的“隐藏福利”。来看看!

1. 心率较慢

研究发现,静息心率越快,寿命可能就越短。反之,静息心率低一点,死亡风险更低,寿命更长。

2024年,《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深度分析了7000多人的长期追踪数据,结果发现:静息心率超过90次/分钟的受试者,平均寿命为70.27岁,而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受试者的寿命为79.30岁,整整相差了9年。

2.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

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好胆固醇”,有助于预防斑块形成,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例如心梗、脑梗等)的风险。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轻度升高是好现象,意味着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较低。

反之,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则意味着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mmol/L就被视为降低,要及时关注就医。

3. 血压偏低

202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回答了高血压患者长期关心的问题:“血压到底降到多少更安全?”

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曾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等),将收缩压严格控制在120mmHg以下(传统标准是140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12%的重度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心梗、心衰住院、中风、心血管死亡等),而且安全性良好。

因此,如果血压只是偏低一点点,且没有头晕、眼前发黑(提示脑供血不足)或胸闷、气短(提示心功能异常)等症状,通常无需太过担心。

4. 抗体阳性升高

抗体阳性升高意味着个人不易被病毒感染。例如,乙肝表面抗体升高≠感染乙肝,而是疫苗起效或曾感染已康复。

因此,某些抗体高,代表身体对病毒/细菌有免疫力,没必要过度担心。(来源: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男子用AI编造“家委会选举黑幕”等谣言!扰乱秩序被警方拘留!

详情:近期,余某某在网络平台发布多篇涉及成都市教育领域的文章(如《成都家长圈疯传的"科研神童制造链"》《成都某小学家委会选举黑幕:三好学生名额竟成"期货",家长押房本豪赌?》《成都某重点班家长集资千万聘私教黑幕》等),以虚构教育黑幕为噱头,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

8月29日,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称,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某某(男,37岁),为达到增粉引流、提升其公司业绩的商业目的,通过 AI 工具生成并发布多篇涉成都多所学校的虚假文章,误导公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引发家长师生焦虑,造成恶劣影响。其行为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目前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来源:“成都金牛公安”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评论 4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9-01 发表于四川

    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

  • 高新区漫漫 2025-09-01 发表于四川

    原来这些异常反而是健康信号呢,学到了,心态放轻松点挺好。

  • 众魔乱舞 2025-09-01 发表于四川

    专家说心跳太慢,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是真的吗?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