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高研院 | 《视己为人》在不确定的时代活出有掌控力的人生 | 封面天天见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9-14 15:12 83929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这是一本可以戳中所有职场人的书。书中场景,就是你我极度真实的日常。 在不确定的时代,几乎所有可能遇到职业危机的人都在思考:该种下一株怎样的玫瑰,能够在未来十年乐此不疲地持续浇灌? 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对“如何做选择”“自我”等重要命题,有着极大的缺失。 人们不得不自问,“如何能不内耗不焦虑地去上班?要么卷要么躺?”“忙得都快被掏空了,该怎么办?”“我现在干得很不开心,该不该跳槽?”。

本书作者师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一脉,后又在多家顶级企业实践组织与人才发展,他将心理学和实践有机结合,探讨如何唤醒自我不做工具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热情,如何选择职业赛道,除了打工我们还能做什么等话题,以“视己为人”为内核,给出了一系列做职业选择的原则和实操方法。

作者在书的自序里面的第一句话就写到:“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如何才能幸福、绽放?”,其实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太多人活着就是作者在书里面提到的“工具人”,也就是本书“视己为人”的对立面——“视己为物”,把自己当成整个世界大机器的一个零部件,996、007的干着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所谓的“狗屁工作”。

狗屁工作是指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其无意义或有害程度是如此志高,乃至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无法为其找出合适的存在利用。当然,干着狗屁工作的人不一定会承认,但如果我们问他,每天的辛苦勤劳是为了啥?意义何在?这可能得让他想许久……然后耸耸肩……默默走开。如果不想成为工具人,我们应该做何转变呢?或者说,如果身边有沦为“工具人”的同事或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帮到他们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从外部奖惩中抽离,从追逐胡萝卜、逃避大棒,到活出自己的“内在动机”。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如何面对自己,是“视己为人”还是“视己为物”?是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以内在动机指导选择、牵引行动,以内在力量迎接挑战、创造机遇,还是被动地被环境影响?

对于那些能够真正实现内在调节的人来说,他们不再需要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来驱使自己前进。他们的动力来自于内心的热情和兴趣,他们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满足感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得到外部的认可或奖励。这种状态是所有人都渴望达到的,但也是最难实现的。

总的来说,从无动机到内在动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旅程,需要个体不断地自我调节和自我探索。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最终都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内在动机,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从以上的调节过程来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读者,从现在的外部调节,一步一步地过渡到内在调节的阶段,真正成就幸福的人生。

面对不确定的外界,学会自我接纳,找回内在动机,唤发内在力量,真正“视己为人”,才是走出职业困境、创造美好人生的原力。 愿每个人,都能破除焦虑,活出自己。

作者简介:

吴亮,北师大心理学本科、硕士;曾任阿里巴巴高级组织发展(OD)专家、和君咨询合伙人;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15年组织与人才发展实践,深度盘点测评逾万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