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杨博
8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公告,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公布名单中,四川籍的周鼎铭、刘一、郑少愚、伍世英4位英烈出现在名录中。
周鼎铭:
遭日寇伏击
与李家钰一同壮烈牺牲
周鼎铭(1901—1944)四川蒲江人,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上校副官处长。据成都英烈网信息显示:1937年,经中共地下党联系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0年,被李家钰电召回抗日前线,升任第36集团军总部上校副官长。同年,调任第36集团军驻成都办事处,开展“抗日救亡上层统战工作”。1944年5月21日,李家钰在集团军总部指挥掩护友军撤退时,在河南陕县秦家坡遭日寇伏击,李家钰和一直伴随着他襄赞戎机的周鼎铭同时壮烈殉国。周鼎铭时年43岁。1986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证书,追认周鼎铭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刘一:
五次击退日寇
中弹后仍与敌人白刃相搏至壮烈牺牲
刘一(1904—1944)四川成都人,国民革命军第21军145师435团团长。1944年6月,龙衢战役爆发。据衢州档案史志网刊载文章记载:同年6月25日,固守衢州机场的21军145师435团在上校团长刘一的指挥下,奋力反击,先后共击退敌人5次进攻,杀敌甚多。当敌人第二次进攻时,刘一已身中两弹,但他仍坚持战斗,决心死守阵地。弹药用尽后,刘一团长同士兵一起与敌人拼死搏斗,奋勇厮杀。敌人认出他是指挥官,便将他包围起来。在刀劈剑刺的围攻中,他毫无惧色,奋力格斗。在连续刺倒几个敌兵后,他也身负重伤、遍体洞穿,最后被一日军刀劈要害,气竭力尽倒入血泊中,大呼“杀敌”数声而气绝。刘团长的警卫员柴云、团部军械官刘剑鸣一同牺牲。战后开会追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少将团长”职衔于刘一。
郑少愚:
长空中阻击日寇
从印度驾驶飞机回国途中不幸殉难
郑少愚(1911—1942)四川渠县人,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据达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消息:郑少愚在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求学期间,与中共党员胡春浦来往频繁。经胡介绍,与中共党员、《中国空军》杂志编辑龚仪宣相识,并配合龚仪宣搜集空军情报,为当地中共地方组织收转延安来的书刊、文件。后由胡春浦、李浩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被编入飞行大队任少尉分队长。同年8月14日,日机轰炸上海,首次驾机迎战,不幸负伤。1938年5月,重庆空战,孤胆截敌,作战英勇,击毁日机2架。先后晋升为中队长、大队长。五年中,参加广州、南京、武汉、贵阳、柳州、重庆、成都等空战100余次,只身击落敌机5架,配合友机击落日机数十架,5次负伤,战机带伤30余次,战功卓著。成都空战后,调空军参谋部,代表中方任“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指挥。1942年春,率中国飞行员前往印度卡拉奇接收美机,回国途中飞机失事殉难,时年31岁。1981年11月27日,追认为革命烈士。
伍世英:
遭日寇合击
为保护战友不幸牺牲
伍世英(1909—1939)四川仁寿人,东北军112师地下党工委书记。据“史志眉山”记录:1925年至1927年,伍世英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仁寿华英中学和成都协和中学。1930年夏,又考取了南京军需学校,后转入南京计政学院学习,并与王景任、秦川等几位革命青年赴北京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创办、主编革命文学杂志《榴火》。1936年,伍世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开展地下工作,历任骑兵第三师政治部主任、110师党工委书记、51军工委书记兼东北军工委宣传部部长、高密诸城山区蔡晋康部党工委书记、57军112师党工委书记。1939年9月,伍世英所在的667团在费县寄宝山遭日军合击,他为保护丁履析、安风楠两位小战士不幸牺牲,年仅30岁。
评论 1
你看天晴了 2025-08-30 发表于四川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