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反对当全职太太”,是为了支持什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27 19:06 83514

□蒋璟璟

近日,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引热议。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该校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张桂梅因一学生当了全职太太,不愿接受其捐款,她认为“女人要靠自己,不能就靠男人”。(中新社)

全职太太,一直以来就充满话题性。此番旧话重提,还是有其独特背景的。一则,发声者本身极具分量,在教育界堪称是声名远扬;再者,理念之争的背后,还有“拒绝接受捐款”这一戏剧性事件的由头……总体而言,这整个过程有故事、有态度、有冲突,引爆网络舆论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众声喧哗之际,我们最需要去做的,就是客观中立的事实复盘。必须厘清的是,张桂梅关于反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表述,是言有所指的。结合当时的场景和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她所表达的,实则是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当全职太太,这并非是在普适价值层面对“全职太太”的全盘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段校长与“往届学生”的私人对话,而不是严肃的、正式的公共表达。其也许听上去没有那么政治正确,却是坦诚的真性情流露。

张桂梅如此激烈地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是很容易理解的。须知,华坪女高的使命就是“圆山区贫困女孩上学梦”。其整个办校宗旨、校园文化,都是以女学生的“独立自强”“奋发上进”作为驱动核心。在此语境下,“读书改命运”“靠自己创造未来”是压倒一切的信条,这种近乎于偏执的“单线条”轨迹里,注定是容纳不了多元理念的,因为这会被视作杂念、看成误导——在张桂梅看来,那种“当全职太太”的人生是危险的,是会动摇自己学生的意志信仰的。

在很多时候,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所普遍呈现出来的保守、封闭、单一的“三观”,都会让城市人群感到原始落后、不可理喻。但殊不知,恰恰是这份倔强、这份简单,助力了农村孩子向上的阶层流动。张桂梅校长对于“全职太太”排斥,说到底不过是敏感地担忧自己学生“心有旁骛”“误入歧途”罢了。当然,以主流的价值标准审视,她的观点狭隘、偏颇;但,其作为教育者的倔强与对学生责任心,则是值得肯定的。

就是论事,还是将张桂梅还原为一个贫困地区的办学者、教育家比较好。借题发挥,将之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给之贴上女权主义斗士、封建卫道士之类的标签,都是不公平的。

评论 18

  • 咖啡人生 2020-10-28

    走出大山实现梦想是教育者的理想和职责!但是仅仅那一个什么全职太太说话,恐怕有失偏颇。不客气的说这是一种极端的思维!一个农妇你说她是不是全职太太?绝对不是!农民的媳妇是田里的一道风景线这是中国的特色!在农村,妇女绝对不是半边天!如果用什么全职太太的标准来评判,张老师自己理想就成了悖论!

  • 宜家的春天 2020-10-27

    确实当全职太太对一些高知女性来说是遗憾,但有时真的是无奈,女性为家庭承担太多了

  • 阿华 2020-10-27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