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从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到肺部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送回身体各个部位,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科室主任赖应龙教授的带领下,守护人体最重要的心脏,专为患者治“心病”。
仅重90克!植入全球最小最轻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日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完成四川省地级市首例心脏不停跳全球最小最轻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让一名终末期心衰患者重获新生,现已康复出院。
心脏手术
58岁冯先生,因急性大面积心梗植入心脏支架,虽然保住性命,但此后饱受心衰的折磨,“平时呼吸、吃饭都费力,生不如死,无比绝望……”转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后,药物治疗症状无法缓解,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脏中心副主任赖应龙教授综合评估病情后与患者及家属详尽沟通,建议植入“人工心脏”,保留自身心脏,在旁边加装了一个“机器泵”,用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解决循环衰竭的状态。
7月18日,赖应龙教授团队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教授团队,联合医院相关科室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和评估,为冯先生量身定制了周密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实施方案和康复计划。
7月21日,赖应龙教授团队与闫炀教授团队通过默契配合,多个复杂步骤一气呵成,成功完成了心脏不停跳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生命之泵”在患者体内顺利运转!患者术后4天即下床行走,6天便由心脏大血管外科ICU转入普通病房,现已顺利康复出院。他说:“我的人工心脏只有90克,2个鸡蛋那么重,整个人都轻松了,压在胸口的石板终于挪开了!”人工心脏植入是继心脏移植术外,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解决心脏供体严重短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新方法。
手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现了该医院作为省医学中心的综合实力,为川东北地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心”的希望。
四扇“心门”坏了三个,心脏外科医生成功修“门”
今年5月,心脏大血管外科完成了1例“三个心脏瓣膜修复术”!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时修复的病例非常少见!这起心门修复手术的背后,是一支技术高超的心脏外科医疗团队。
心脏手术
一名贵州55岁的外婆,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慕名来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找到科主任赖应龙教授,诉说自己的病情,“原来上5楼都不气喘,现在到2楼就累得上不去了,有时候还会心慌气短!”彩超检查发现,这是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为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伴中重度反流,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心房纤颤,左右心房明显增大,左心房血栓。
人的心脏总共四扇“心门”,这名女性患者比较年轻就坏了3个,按照指南该患者需要做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远期预后,通过科室讨论,决定为该患者采用目前最新的瓣膜病治疗技术—瓣膜修复术。赖应龙教授带领心外手术团队,在心血管麻醉、体外循环、心脏超声及手术中心心外护理团队等多学科通力合作下,坏了的3个“心门”全部成功修复,二尖瓣修复+主动脉瓣修复+三尖瓣修复,且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闭合术。术后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功能恢复良好。
“门”出问题了直接换一扇新的“门”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做这种技术复杂难度又高的瓣膜修复术呢?
赖应龙教授介绍,瓣膜置换术由于切除或破坏了瓣膜下结构,会影响左心室功能。生物瓣膜置换术后远期面临着瓣膜衰败及再次手术问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抗凝治疗不当可导致出血与栓塞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或生存质量。而风心病瓣膜修复能完整保留瓣膜装置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心室形态和功能,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更好、手术死亡率低、术后不用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并且免除人工瓣膜昂贵的经济负担,适合任何年龄(包括有怀孕需求的女性)的患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规开展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赖应龙教授作学术报告
“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病人开处方。”
这是赖应龙教授的座右铭,也是科室管理之道。他时常想着如何用最少的钱换回患者最大的健康,比如在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关闭胸腔时,很多医院用的是胸骨环抱器,3000元左右一个,一般要用4-5个,这一项费用大约就是15000元左右。赖应龙教授团队在关胸时,用的是两根钢丝,费用200多元,“没有副作用,钢丝一针一针地缝有点麻烦,但为患者节约了很多钱。”
赖应龙教授参加学术活动
赖应龙教授团队大力推行“绿色介入”,让患者少用造影剂,少吃放射线,开展了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或经胸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这才是真正无辐射绿色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最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花费少。
赖应龙教授曾先后赴德国柏林、加拿大、泰国曼谷、北京、上海等心脏中心进修学习,每年个人主刀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300余例。他儒雅谦和,干的确是“刀光剑影”的活儿。心脏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术者必须具备超凡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手术刀时常在赖应龙教授手里进行一场场精细而唯美的舞蹈,为数以万千的患者赢得了生的机会。
科室名片:
前身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始建于1982年,是省内成立最早的心胸外科之一。现常规开展各类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年手术量近700台,每年接收大量川东北地区及邻近省市医院转诊的疑难危重患者。心脏大血管外科现有医生10人,其中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3人、留学归国人员1人;病房及监护室护士共35人,其中主任护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1人。
患者送锦旗致谢
心脏大血管外科“全家福”
科室拥有编制床位46张,拥有独立的心脏重症监护病床12张。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展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修复术、全球最小最轻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主动脉根部重建、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孙氏手术、微创瓣膜置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钳夹术、三尖瓣置换术、纯超声引导下先心病封堵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风心病二尖瓣修复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微创经胸骨上段小切口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科室配备最先进的STORZ高清胸腔镜、德国STOCKERTSC S5体外循环机、MAQUET HL20体外循环机、冠状动脉血流量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
1.2021年医信天下大数据科学评价:技术评价AAA、综合评价★★★;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度医师节医疗质量安全与医疗安全优秀科室一等奖;
3.牵头获得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
4.牵头获得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成员单位;
5.牵头获得四川省医疗卫生与促进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瓣膜介入联盟成员单位。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