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丨驻村第一书记李泽明:依托民政力量 带领村子脱贫致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4-22 10:30 54639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3月27日,四川达州青花镇田湾村突降大雨。李泽明在村委整理了一上午资料,下午,又穿上蓝色冲锋衣、雨鞋,走进一户村民家中。这位返乡农民工发展特色农业时遇到资金问题,李泽明此行是去了解情况,以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

走村入户、解决问题,是李泽明的工作日常。

两年前,在四川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工作的他被派驻到田湾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在民政系统的帮扶下,带领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集体经济、购买社工助老服务……2019年11月,田湾村实现整村脱贫。

李泽明说:“中国即将消灭绝对贫困,有机会投身到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我很光荣。”

十年驾龄 面对田湾的山路不敢开了

成为贫困村第一书记,是李泽明自己的选择。

“85后”、成长于攀枝花的厂矿大院,李泽明一路求学、工作都没有离开过城市。“想要读懂中国,就要先读懂农村。”书本里汲取的观点,成为他走进农村的最初动因。

进入四川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工作后,下基层变得迫切,“民政是为民服务的工作,想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就要到他们身边去。”

2015年,李泽明向单位表达了渴望参加基层锻炼的愿望。2017年11月,他等来了机会——去贫困村当第一书记。

达州万源市青花镇田湾村,在地图上,这个村距离210国道并不远。“离国道那么近,怎么会是贫困村呢?”带着这样的疑问,2018年3月26日,李泽明踏上赴任之路。

然而,当车子开上进村的路,他还是感受到很强的冲击。青花镇海拔400米,田湾村海拔陡增至800米。30分钟的车程,一路陡坡、急弯。

“我也是拥有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都不敢开上山。”第一次,他把驾驶位让给了村支部书记。

因地制宜 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

田湾村是一座典型的高山贫困村,土地分散,经营传统粮食作物不能形成优势。经过反复斟酌、调研,2018年中秋节前,村委会决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魔芋。

然而,一吨魔芋种子要2万元。高投入意味着高风险,经过几个月的动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仍然不高。

李泽明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民政厅。次年初,四川省慈善总会捐助资金10万元,向宣汉县农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魔芋种子4.75吨。不仅如此,他们还协调万源市的专家,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

村民申报该项目后,就可以借种子,两年以后,再把等量的种子(也可折换成钱)还给村上。

不用压几万块钱进去,风险降低了,村民积极性就提高了。就这样,田湾村发展魔芋种植近30亩。

购买社工服务 成立老年协会

田湾村户籍人口680多人,400多人常年外出打工,剩下的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110人左右。全村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纯老年户就有11户,其他贫困户每家都有高龄老人。

解决田湾村的脱贫问题,必须把农村养老抓好。为此,李泽明借助了民政的独到优势。

2019年3月,田湾村引入了专业社工服务。社工和志愿者来到村上,为村民、特别是老人提供一对一帮扶,通过向特殊困难老年人赠送生活物资,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开展敬老活动,以及组织孝亲敬老模范户评选等方式,在田湾村营造起“传承美德,孝亲敬老”的氛围。

在社工的帮助下,2019年端午节前后,田湾村成立了老年协会,村里的老年人有了自己的组织。“社工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了温暖,还在政策解释和民情搜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李泽明说。

驻村两年 实现整村脱贫

2020年3月26日,李泽明来到田湾村满两年的日子。这一天,他走在村道上,拍下漫山姹紫嫣红,祝福自己“纪念日快乐”。

两年前,他离开成都,来到500多公里外的田湾村,每月回一次家的频率,让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两年来,他将全部心力投入到这座小山村,收获了村民的信任和村里看得见的变化。

他组织村里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展瓜蒌和魔芋各30亩,旧院黑鸡2150只,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建设相结合;借助民政部门开展助老社工服务、义诊、义演等服务;完善村委决策程序,提升干部干事热情……

2019年11月,田湾村通过各级验收,实现整村脱贫。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李泽明将继续驻守田湾村,带领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自治水平,走上稳定脱贫、致富奔康之路。

脱贫攻坚 民政在行动

第一书记李泽明的故事,只是四川省民政厅扶贫工作的一瞥。多年来,省民政厅立足自身优势,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9年,全省安排社会保障扶贫资金14.18亿元,争取民政部财政部单列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并新增兜底保障资金3.58亿元;全省城市乡低保标准较2018年增长8%、12.9%;将符合条件的1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全省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31万人。

去年,全省73.5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102.9万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47.8万名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人员全部纳入保障,累计实施临时救助30.5万人次。

此外,省民政厅引导全省性社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年累计投入资金610万元、开展项目18个。持续开展“四川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活动”,募集资金2911.19万元、资助学生7854人。创新实施“一村一幼”慈善帮扶项目,为凉山州3117个“一村一幼”幼教点筹募款物超过1500万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四川省民政厅将继续在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保护、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等方面努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评论 3

  • 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2-12-08

    聚多方之力

  • 过气枭雄 2020-04-22

    好样儿第一书记

  • misworld 2020-04-22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