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再评“课间十分钟”:大人适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欢!限制课间奔跑实为推卸责任

新华社 2023-12-07 07:37 71037

近日,有关孩子课间十分钟受约束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尽管教育部门指出,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但仍有部分学校和家长对此心存顾虑:“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作为冰雪体育大省的黑龙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连续40年浇建冰场为学生提供冬季户外运动场地,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哈尔滨市清滨小学自1976年浇下第一块冰场至今,已为国家输送了500多位速滑运动员,其中包括多位世界级冠军,任子威这样日后成为奥运冠军的“好苗子”就是课间在冰场上被发现的。

在严寒季节的东北开展冰雪体育运动,孩子在大地摔摔打打,与同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这一定是坏事吗?这两所小学的做法不是如何用好课间十分钟的标准答案,却很有参考价值。

我们看到,学校并未因噎废食,把孩子圈在安全的温室中“悉心呵护”,相反,他们坚定地在每年冬天如期为孩子们浇下冰场,让一代一代的孩子们在课间享受自然、享受运动、享受快乐,在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锻造品格,从而增强抵御人生风浪的勇气和能力——这正是体育“野蛮其体魄”的现实意义。

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敢于让孩子摔打摔打的“勇”,还要有善于给孩子拓展运动场地、创造运动机会的“谋”。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需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东北冬天漫长,冰雪运动气氛浓厚,为孩子浇筑冰场就是自然的选择;南方水资源丰富、气候炎热,游泳池就是很好的运动场所;即使场地受限,在一小块空地中鼓励孩子跳绳、踢毽,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搭建合适的运动平台,开展适宜的运动项目,未必需要投入多少钱,关键是学校、老师、家长要善于预判风险、防范风险。大人适度撒手,孩子才能撒欢。为了规避风险而“一刀切”,限制甚至剥夺孩子课间奔跑的权利,看似是为孩子负责,实则是推卸责任。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和家长应进一步达成共识,给孩子创设更多课间活动运动的机会。学校多一分勇气和担当,家长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就会让孩子多一分坚强和成长。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运动、如何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受伤。

把孩子们撒到操场上、田野上奔跑吧,孩子们有撒欢的权利,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疼了哭两声也没关系。大人们今天敢撒手,我们的国家明天才会收获一茬又一茬身体健康、意志坚强的接班人。

相关链接:

让孩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各地积极探索校园活动扫描

近年来,全国多地校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课间活动内容、强化科技赋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多元化运动平台,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

入冬以后,每天早上10点左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的校园内就开始热闹起来。小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全副武装”,来到操场上开辟出的滑冰场,尽享冰天雪地中的运动乐趣。

“我们开展校园冰雪活动已有数十年,连续40年冬天坚持浇冰场,为孩子们提供滑冰场地。”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校长玄松岩介绍,让学生通过冰雪运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是学校坚持开展冬季户外活动的初衷,学生们对此热情高涨,目前滑冰课程已实现几乎全员覆盖。

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和冰雪体育强省,黑龙江省各地持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哈尔滨市清滨小学从1976年开始浇建冰场,先后从这里“滑”出多位世界冠军。七台河市创建国家级冰雪特色学校8所、省级16所,每年有近6万名学生参加冰雪活动。

记者从黑龙江省体育局获悉,2023—2024年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方案明确,要上好以冰雪体育为特色的冬季体育课。哈尔滨市政府督学吴琼介绍,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开设滑冰必修课,滑雪、冰壶、冰球等项目选修课,积极开展雪地足球、冬季健身长跑、雪地徒步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冰雪研学活动。

在北京市,课间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黄金时间”。6日15时10分,伴随着下课铃声,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的学生们来到操场,按自己喜好“抄起”学校早已备好的跳绳、铁环、沙包等体育器具,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校园活动,每天上下午各设置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下午课后服务也安排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党总支书记宋振中介绍,学校探索“长短课间”模式,不断创新学生活动形式,除传统的跑步、丢沙包等活动之外,还依据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了撕名牌等体育游戏和益智类游戏。

相关人士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地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前提下,优化课间活动空间,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不断提升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质量。

在广东省,通过科技赋能的智慧体育大显神通。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引入AI体育系统,在校园内安装AI互动锻炼屏,孩子们可以跟随屏幕指令,完成深蹲、开合跳、仰卧起坐等多项测试。学生只要举手示意就可进行相关测试,获得积分。

“校长与孩子们约定,每个月积分排名前10的孩子可以跟校长PK。新颖和充满趣味的运动形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新沙小学教研主任王亚琼说,学校还通过科技手段对孩子们的运动负荷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帮助老师对孩子们实施更精准的运动指导。

中山市永安中学在田径场设立智慧跑道,学生刷脸登录,跑步的时候跑道自动感应速度,还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记录。信息屏上不断刷新的排行榜成绩,激发了学生自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致力于发展智慧体育,智慧体育逐步走向学生锻炼、学生竞赛,并融入学校管理。据了解,7个智能体育教学应用模式入选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牵头单位涉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多所学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当前不少学校明显增加体育活动时长,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家校社应进一步协同,优化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加校园体育活动和课后特色活动供给,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自主锻炼和科学健身,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多措并举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记者刘赫垚、郑天虹、赵紫羽、赵旭)

评论 9

  • 清水镇高巩村第一书记 2023-12-08 发表于四川

    提倡是加强课间锻炼活动很好,但重要的全国各地落实都重视并落实有些难。

  • fm269c29 2023-12-08 发表于四川

    有效锻炼

  • fm269c29 2023-12-08 发表于四川

    劳逸结合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