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标与核心竞争力:莫让表象遮蔽本质|封面车评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1 08:58 107035

□黄明君

7月8日,享界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星形车标,以放射状线条与微米级工艺重构视觉符号,这场被品牌定义为“战略升级”的焕新动作,再度引发行业对一个根本命题的思考:在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中,车标的视觉迭代与核心竞争力的锻造,究竟哪个才是决定品牌生命力的关键?

车标作为品牌精神的视觉浓缩,固然能传递战略转型信号。从宝马扁平化车标彰显数字化决心,到特斯拉极简设计强化科技标签,成功的换标往往建立在战略清晰的基础上。但历史同样证明,脱离核心实力的符号革新终将沦为空谈——某些品牌频繁换标却难掩技术乏力,最终在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这恰是“重面子轻里子”的深刻教训。

核心竞争力才是品牌穿越周期的“定盘星”。它体现为三方面硬实力:技术壁垒上,如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智能驾驶算法的迭代;产品定义能力上,能否精准捕捉用户对场景化体验的需求;体系化效率上,供应链韧性与成本控制能力直接决定市场响应速度。比亚迪的王朝系列能站稳市场,靠的是DM-i混动技术的突破;问界的快速崛起,源于鸿蒙座舱构建的差异化体验——这些都印证了“技术为王”的行业铁律。

对享界而言,新标传递的“寰宇美学”若想落地生根,终究需要核心技术做支撑。若能以换标为契机,加速智能驾驶系统迭代、优化三电技术性能,将视觉符号的升级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价值,方能实现“表里如一”的品牌跃升。反之,若沉迷于设计语言的革新而忽视技术积淀,再精美的车标也难以赢得市场持久认可。

汽车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硬实力比拼”的深水区。车标可以是品牌战略的注脚,但绝不能替代核心技术成为主角。对所有品牌而言,与其在视觉符号上反复雕琢,不如将精力投向实验室与生产线——毕竟,消费者最终为技术买单,而非为一个漂亮的LOGO付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