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摄影报道
8月22日,恰逢邓小平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游人如织,众多游客自发前来献花纪念。
一个月前,旅游区内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缅怀馆完成改陈提升,游客量同比增加近两成。改造后的“两馆”究竟有了哪些变化和提升?封面新闻记者带你沉浸式探访。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外景图 广安市宣供图
陈列馆:“改革开放”篇章更突出
走进陈列馆,首先来到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雕塑壁画,由连绵的群山、高远的天空、飘逸的祥云、挺拔的松树等组成。
壁画的前方则是一座邓小平同志面带微笑、迈着稳健步伐的青铜圆雕塑像,不少参观群众驻足瞻仰 ,拍照留念。
可以看到,此次改陈提升的陈列馆,分为序厅加三个展厅,一共用五个部分展示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每一个部分的引言都是用邓小平同志自己的话来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概括,真实而贴切。
特别的是,陈列馆观影厅将原本的投影播放升级为影院级屏幕放映,更新吊顶、灯光、音响等设备,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观影体验。
改陈提升后,“改革开放”篇章更加突出。在保持5个单元不变的基础上,利用52%的展陈面积、44%的展线展示第五单元“开创伟业”,并拓展为“伟大转折”“开辟新路”“砥柱中流”3个板块。
细微之处,陈列馆也有了变化,不少地方体现人文关怀。在陈列馆入口处新增的观众服务点和出口处设置的文创售卖和游客休息区内,可以看到不少游客正在休息。
缅怀馆:《小平您好》油画引人瞩目
另一边,作为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互为补充的邓小平缅怀馆,也有了新变化。邓小平缅怀馆共有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缅怀厅3个展厅,展厅主题依次为“品格风范”“生活情趣”“海阔天高”。
走进邓小平缅怀馆,一幅高2.25米,长4米的《小平您好》的油画格外引人瞩目。这部作品,于2024年6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5人共同创作完成,与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的同名作品为兄弟集。该油画的展出,将增添展馆的生动性,丰富展览内容。
《小平您好》油画
此外,缅怀馆内,邓小平北京故居复原场景拆除的“餐厅”,移至二楼展厅展示,馆内还新增“邓小平夫妇卧室”,出口两侧展示油画等艺术品,增设游客互动留言区。
留言簿上,记录下了一则则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留言反馈。来自广东惠州的14岁游客在留言簿上写下:“感受深刻,此次参观让我充分了解到了小平爷爷的事迹,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馆里缅怀厅内,则采用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和放映技术,通过星空、大海、沙滩、藤椅,以及代表56个民族的烛台等元素,营造了一个意境高远的独特缅怀空间。
同时,邓小平缅怀馆还创新展陈形式,通过影片加互动的方式,还原了邓小平同志北京家庭院场景,游客在此地可以一起观赏庭院的四季,跟随影片追忆邓小平同志的生活故事。
参观群众拍照纪念
展线延长
自由参观改为沉浸参观
此次“两馆”改陈提升主要包括基本陈列改陈、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智慧景区建设等内容。“两馆”改陈提升后,展厅面积增加186平方米,其中,陈列馆新增48平方米,缅怀馆新增138平方米。馆内新增展品61件,更新图片125张。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故里旅游区重新梳理游客参观展线,针对空间布局作出了调整,在展线上延长100米,由原自由开放参观改为流线沉浸参观。
而“两馆”对模数化展架系统、展厅专业灯光、墙(地)面石材等也进行了利旧处理,着重提升展览新形式、新技术。同时,陈列馆新采用康倍特板材、超白玻璃等具有抗紫外线、阻燃性等特点的展板,不仅可以提供清晰明亮的视觉效果,还能有效延长展板的使用时间。
同时,“两馆”设置互动展项11个,运用多种新媒体交互,让游客参与感更强。此外,“两馆”制作重点文物二维码67处,配以中英讲解,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目前,邓小平故里智慧景区系统已建成,为规范旅游秩序,确保安全有序开放,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已于8月19日起施行实名登记免费入园参观。
前来参观的游客朋友可在景区入口处刷身份证入园,或者通过“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微信公众号中的“线上服务—线上登记”后,再扫码入园。
评论 14
一二八字 2024-08-26 发表于四川
你好
你看天晴了 2024-08-24
好
添福程度2202921 2024-08-23 发表于四川
永远缅怀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