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政策逐步放宽,澳门旅游吸引世界目光

新华社客户端 2023-02-19 11:01 34765

2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根据通知,2月6日零时起,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通知印发后,澳门特区政府积极响应,推出多项旅游优惠引客,与澳门航空合作“机票买一送一”产品,向内地、台湾地区及海外送出12万张机票,资助旅行团旅客每人最高400元,着力复苏澳门旅游业。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2月6日全国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67.6万人次,创疫情以来新高,其中毗邻港澳陆地口岸出入境人员56.8万人次,占当日出入境人员的84%。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底公布了春节假期全国出入境情况,出入境人员数量较去年春节假期上升120.5%。其中,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地区占比高。春节假期,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数进一步增多,其中前往澳门地区49.8万人次、香港地区10.4万人次,占内地居民出境总量的81.2%。

澳门毗邻广东省珠海市,占地面积32.9平方公里,总人口数68万,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自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发展成一个融合中西方文化特色的国际性城市,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无论是高大庄严的教堂还是临街居家的小楼都有着鲜明的西式建筑特色,间或又有中国传统建筑,浓烈的异域风情中透露出熟悉与亲切。2005年7月,澳门历史城区由于其连结22处历史建筑和8个空间广场充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谐共融的特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

澳门文化的特色是在数百年来日积月累的融合之中逐步形成的,置身于澳门历史城区的街道,处处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大三巴牌坊作为澳门的名片,正是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大三巴牌坊的前身是圣保禄教堂,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1835年,一场大火让中西合璧的圣保禄教堂,变成了只有墙壁的遗址,由于其剩下的前壁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而圣保禄从葡文音译成中文为三巴,因此就有了大三巴牌坊的称谓。如今,大三巴牌坊已经失去了其教堂的实际功能,但是她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里,各种文化活动会不定期的举行,在牌坊前,有条长长的梯级,正好成为天然的座位,让牌坊刹那间变成巨大的布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痕迹却保留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驻足品赏。如今,澳门历史城区作为澳门遗产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澳门最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之一,它的发展不仅丰富澳门的旅游产品,为澳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吸引世界更多的目光,为澳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机遇。澳门充分利用这一文化遗产资源,已经逐渐形成由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协同澳门其他各类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发展理念的创新,形成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定位,有利于发挥澳门独特的优势,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实现澳门的可持续发展。澳门也正以这种全新的姿态,静候着全世界的游客来一同感受历史文化之瑰丽。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