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根治“飞线”隐忧 焕发“无线”美丽

封面新闻 2023-09-13 18:26 45509

隆昌市界市镇葛藤社区庆丰苑小区智能充电站

“1次2块钱就能充满,不出远门的话,充一次电可以用一周。”9月11日上午,家住四川隆昌市界市镇葛藤社区庆丰苑小区5栋1单元的居民罗征敏,在自家楼下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站扫码下单,为自己的电瓶车充电。

庆丰苑小区属于安置房小区,有8幢,常住人口700多人,电瓶车就有300多辆。今年7月,小区新设了2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站,共有70组充电口。8月31日投用后,小区居民通过扫二维码、选择序号、金额,线上支付即可完成充电。

“以前经过每个楼幢都能看见不少飞线,现在一根都看不见了。”葛藤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华贵介绍,社区对每一户有电瓶车的业主都进行了宣传引导,居民自觉收了飞线,到集中充电处充电。

隆昌市古湖街道仁和花园小区,这个拥有23年历史的老小区,“飞线”问题也在今年得到了解决,该小区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共同经营的方式,对小区车棚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记者注意到,不仅电动车充电站有车棚,摩托车、自行车停放的位置也有同色的车棚。不同的是充电车棚有醒目的“电动车专用充电位,其他车辆禁止驶入”的提示。

“整个小区有621户,电瓶车有470多辆。”该小区党支部书记王茂初介绍,小区业委会利用停车费等公共收入新(改)建了16个车棚,增设了充电设施,“要让摩托车、自行车停放的位置也有棚,这样才能杜绝其他非充电车辆占充电位的问题发生。”

一根小小的“飞线”背后攸关着老百姓的生活出行和生命安全等重大问题。“飞线”因何而来?

“我们说的‘飞线’通常有两种,产权‘飞线’和充电‘飞线’。”隆昌市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动自行车配套基础设施如充电桩、停车充电场所等设置不健全,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在城区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管线基础建设陈旧甚至缺失,老旧废弃的线缆沉积多,布线缺少规范等问题。

“整治工作需从源头入手,针对充电‘飞线’,要积极增设充电站、停车棚等基础设施,产权‘飞线’的问题则需要推动供应商进行专项整治,对线路排布重新规整。”

今年以来,隆昌印发《隆昌市“飞线充电”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相关文件,各部门及镇街联合建立常态化管理和处置工作机制,有序推进“飞线充电”整治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发送推文公告等方式进行覆盖式宣传,有效改善了“飞线”乱象,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并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第一批次5个重点整治镇街(即金鹅、古湖街道和界市、胡家、响石镇场镇)的产权“飞线”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整治产权“飞线”问题点位16500余处;隆投集团在首批5个重点镇(街道)增设小区内充电桩77套和公共区域充电设备1套(含雨棚、充电桩),充电口737个;部分社区还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的方式,增设充电桩65套,充电口661个。目前,第二批次8个镇正有序推进充电桩安装工作。

隆昌市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针对那些因场地条件、基础设施等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隆昌还将广泛收集意见,进行宣传引导,在公共区域规划智能充电停车区,改善“飞线”乱象,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居住环境。

文:林巧

推广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