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2年!舞剧《屈原》端午再赴渝开演

封面新闻 2024-06-05 15:22 45050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图据受访者

1942年4月3日,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进行首演,轰动全城。《屈原》也被公认为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82年后,2024年6月5日,沫若故里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传来消息,郭沫若经典作品《屈原》将以舞剧的形式,于6月10日端午节当日,再度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上演。

新剧总共四幕,侧重意境表达

在舞剧《屈原》总制作人郑岷波看来,原本的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影响大、震撼人心的剧作,是经典名作。他们将作品改编为舞剧,是在新时代传递爱国情怀,“力求‘再现经典,致敬经典’”。

据介绍,舞剧《屈原》共四幕,以屈原的千古名篇《橘颂》为切入点,截取了屈原一天的生活横断面,对他的一生进行了高度凝练,展现屈原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上下求索的风骨气节。

第一幕,屈原笔墨酣畅作《橘颂》,表达“独立不迁”的爱国情怀,诗韵悠远,在楚地漫山的橘林间传诵;第二幕,发生在楚宫,大殿上,歌舞宴乐,觥筹交错。至暗处,波诡云谲,造谋布阱。馋陷似一张巨网铺天盖地,屈原陷落无尽的深渊;第三幕,申辩之路,道阻且长。婵娟凛然不惧,秉性纯真的侍女在斗霜傲雪中恪守本心;第四幕,大波大澜之中,屈原怀贞秉节,直面生死,固守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婵娟慨然赴死,化作了《橘颂》之精神,与日月同光。

郑岷波介绍,舞剧写意性强,舞剧《屈原》也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虚实结合,突出场景唯美,侧重意境表达。

巡演首站选择山城,旨在推进川渝文化交流

郑岷波告诉记者,舞剧《屈原》出川巡演首站定在重庆,除了宣传沫若文化外,也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推动川渝地区文化交流。

据沙湾区文联主席吴俊璋介绍,舞剧《屈原》的推出,是为了进一步打造独具沙湾本土特色的文旅名片,弘扬沫若文化,推动文旅融合,“该剧是第三届四川艺术节精品剧目展演暨第五届四川文华奖参评参演剧目,且获得四川文化剧目奖。”

吴俊璋称,希望此次在重庆的演出,能够让更多群众进一步了解郭沫若,了解沫若文化,未来有更多的人喜欢上郭沫若的作品。“同时,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贡献沙湾力量。”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