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廖兴友:那个12岁就帮姐姐写情书的女孩走了

封面新闻 2022-03-22 14:57 78423

文/廖兴友

壬寅春分,多好的一天!可这天我收到一个难过的信息,那个12岁就开始写情书的天津女孩,于春分前一天下午5点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最初得到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获得者、女作家郭万梅离世的消息,是2022年3月19日中午12:37。作家刘月新在四川眉山“在场微散文”群转发了中国散文学会群内的一则讣告。看到消息,正在吃饭的我喉咙一下子好像被水哽住似的,极其难受。我怕同桌的朋友看出我内心被打翻了五味瓶,急忙离开饭桌,跑到一边平复情绪。

我和郭万梅相识在“在场微散文”群。她是这个散文平台的公益作家,不仅自己写稿,也和龙丹、花语等人一起,参与优秀微散文作品的朗诵和音频制作。我们虽是多年的微信好友,却从未谋面。也许我们所写作品的风格相同,她的很多稿子,刚刚写完就通过微信发给我,让我提一些修改意见。于是,我就经常以她作品的第一读者自居。

去年12月,万梅被推选为2021书香天津“优秀读书人物”,评选投票环节,她给我发来链接,请我帮她投票。连续投了6天,她获得第25名。

郭万梅生前照片(作者供图)

无论是照片,还是通过微信交流,万梅给我的印象都是干练,健康,充满书香气息的。她也说,除了心脏有点小问题外,一切倍儿棒。一天凌晨两点,我在微信上给她回复了一条信息,早上5点,她看到信息后回复我:咋睡这么晚?熬夜对身体不好。她知道我的血糖不稳定,就给我发了好多关于降糖的保健知识和方法。

郭万梅是天津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也是天津人。几年前,我在从事媒体工作的时候,蒋子龙、施战军、邱华栋、舒婷、刘醒龙等作家应邀到眉山市洪雅县参加一个主题采风活动,我作为随行记者,与蒋子龙老师有过数日断断续续的相处时间。为此,蒋老师为我题写了“文化提升经济的品位”几个行草大字。之后,在海南度假的蒋老师听说我要做一本乡村读本《红豆》,欣然为我题写了“红豆”两个字。

在跟我交流中,万梅说,她认识蒋老师也有好多年了,且在多个场合见过面,其中在眉山就有过两次见面。她一直想向蒋老师请教写作方面的知识,可有担心打扰蒋老师。

2018年5月,万梅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地在四川眉山。在眉山待了好几天,她不敢跟蒋子龙搭话。在回天津的时候,他们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候机厅相遇。万梅说,那次她鼓足勇气,向蒋子龙要了微信。谁知,亦师亦父的蒋子龙竟如此和蔼可亲。一番交流,很快舒缓了她的紧张情绪。

2020年7月,万梅写了一篇题名叫《在眉山巧遇蒋子龙》的散文。提笔前,她还再三问起我心目中的蒋子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完后,她又把稿子发给我看。

万梅时刻怀揣着小女孩的情愫。虽然她年长我3岁,可我老是想起她12岁帮姐姐写情书的模样。万梅的姐姐识字不多,交了个在外工作的知识分子。于是,鸿雁传情,全靠刚满12岁的妹妹万梅帮她写。为了促成姐姐的婚事,万梅一边记录姐姐的口述,一边添油加醋发挥一个小女孩的想象力。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在提及为什么会喜欢上写作这件事的时候,有一次,郭万梅告诉我,她帮姐姐写情书,从12岁写到16岁,写了4年。那时,她就觉得,自己才12岁,就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最终促成姐姐的婚事,真是成就感爆棚。后来,“准姐夫”到她家,她甚至都不敢正眼看姐夫一样,一看就脸红。因为姐姐写给姐夫很多“肉麻”的话,都是出自她这个黄毛丫头之手。

郭万梅生前照片(作者供图)

我和万梅都是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大家聊得最多的,除了文学就是健康。她说自己心脏有一点小问题,我就单纯地相信,那就是一点“小问题”。因为,我从她的文字中,语言的表达中,看到的都是积极,阳光,健康,公益,责任。看不到她流露出难受和不是,而一旦要告诉我们,就有别人为她代言,给我们一个猝不及防,给我们一个诀别。

眉山是一座矗立着三苏父子丰碑的千载诗书城,有周闻道、沈荣均、张生全、李云、罗大佺等一批当代散文人共筑“在场”这个散文大家庭。有韩雪敏、龙丹、马王、龚益成等一群散文公益人等众人拾柴,把全国各地的微散文作者凝聚起来,让在场见证新时代,让在场抒写新时代。

在场,一直都在场。有新人来,有旧人去。那个12岁就开始写情书的女孩走了,那个因为写情书而热爱上文学,并获得中国散文最高奖的女孩走了。她走了,她的音容在场,她的作品在场,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