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1月24日,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云雾山镇金农村八组村民王元春像平日一样,吃过早饭便带上干粮出门放羊了。
伴着王元春一声声清亮的吆喝,羊群一股脑从羊舍中涌出,在马犬“奔驰”的守卫下,有序穿过门前的小桥,朝着山中绿意奔去……
↑ 牧羊的马犬“奔驰”带领羊群上山
今年58岁的王元春,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酷爱钻研学习的他,养殖南江黄羊七年,逐渐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家庭财富。说起致富的秘诀,王元春说得益于“好生态+好政策”。
“南江黄羊喜欢干燥,所以圈舍要向阳,并且空气流通性好,冬天圈舍要覆上塑膜,能起到保温效果;南江黄羊对食物比较挑剔,喜欢吃干净的草料,饮用水也要干净流动……”王元春介绍说,金龙村具有草丰林密的生态优势,是黄羊养殖的天然牧场,他家的黄羊都是直接赶到山里让它们自由觅食,喝山泉水,吃天然野草,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好。
除了家乡的好生态外,“好政策”也为王元春养羊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朝天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王元春家新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大棚,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存栏黄羊400多只。“修建圈舍,区上一个平方补贴300元,让我发展黄羊产业更有信心和干劲了。”王元春乐道。
↑ 标准化的养殖大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元春的精心饲养下,2022年,王元春家出栏黄羊150只左右、毛收入超过30万元,并带动周边10余户群众发展起了黄羊养殖,户均年增收10万元左右。
“养羊让我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奔头。”如今,在“得力干将”牧羊犬“奔驰”的帮助下,王元春养羊变得轻松起来,虽然年岁愈大,但他赶羊的吆喝声却比以前更响亮了,腰板挺得更直了,精气神也更足了,“今年,我准备把黄羊的养殖规模扩大到400只,年产值应该能达到80万元。”
屡屡暖阳透过竹林洒向地面,羊群在“奔驰”的带领下,紧随其后,一路发出“咩咩”的声音,顺着弯弯的山道,逐渐消失在幽深的丛林,而那悦耳的叫声,久久回响在山间,像极了最美的乐章。
“很好的样子”是什么模样?王元春微微上扬的嘴角和满怀希望的眼神,便是最好的诠释。
↑王元春和他的羊群
评论 4
吃瓜网友 2023-01-28 发表于四川
赞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3-01-28 发表于四川
好态加好政策五旬羊倌开启幸福新生活
fm2151596 2023-01-27 发表于四川
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