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客李博文:搭建编程教育生态体系 做传递少儿编程的最后一棒火炬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29 18:58 51861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说话温文尔雅,表达清晰流利,来自成都的90后创业者李博文谈起少儿教育这件事时眼里带光,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名硅谷的程序员。

然而,这名非典型程序员,还是拿了执照的滑雪教练、清华大学兼职编程老师、甚至还是中国好声音的地区前十名。

对于这么多标签,在他人生的星辰大海之中,李博文却更倾向于自己是一位教育行业的创业者,他也希望能凭借自己天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科技教育的前瞻性,想让孩子们通过编程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站在和发达国家孩子一样的科技起跑线上。他说,创立“小栈”意义就在于此。

少儿or成人?

编程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从普渡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毕业之后,李博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程序员,在硅谷他见证着一家家科技公司的兴起与陨落,2015年也加入了一家VC,开始做中国项目的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李博文接触到了许多国内的科技公司,对比国外,他发现国内公司所运用的编程技术确实落后了一大截,“2015年,很多大型科技公司的开发人员都没听过python,更不要说一些前端、后端好的开发框架了。”

看过的项目多了,李博文也慢慢意识到,要想缩小这种差距,归根结底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教育。刚好当时的他想要回国了,所以2016年,他带着硅谷的创业基因,来到北京筹备编程教育这件事情。

一开始,李博文尝试去教一些成年人编程,但发现他们的学习意愿并不高,而且通过一年以下的教授,教不出能够改变未来的技术人。那如何更好地普及编程知识?在走过许多弯路之后,李博文发现编程还是要从娃娃抓起,于是他创立了“小栈教育”,专做青少儿编程。

带“小栈”回成都

从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2016年,做编程教育行业的公司少之又少,在创业初期,李博文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日子,“刚开始,我没有合伙人,我们的团队也只有4个人,在北京的东四胡同租了一个小的宾馆房间,工作和生活都在这里,这里也是小栈的起点。”

2018年到2019年期间,编程教育公司百花齐放,资本开始关注少儿编程教育,许多线上教育平台开始大手笔地融钱,形成了竞争红海,而小栈在没有特别多融资的情况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管是招人、获客、研发,我们所受到的市场待遇实际上都不太理性,或者说比较残酷。”

希望往往在坚持之后出现,挑战也象征着新的机遇。面对教育市场的竞争红海,李博文主动出击,准备回到成都建立分公司。身为成都人的李博文,更在成都看到了编程教育的星星之火。“成都很重视教育,我们一个个学校一个个区域一个个机构一点一点跑,保证我们的教学力能够扩散到更多的校内校外。”

借助着北京杀出来的经验,小栈在成都初步立稳了脚跟,星星之火逐渐有燎原之势。李博文介绍说,目前小栈教育面对的是3~18岁从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学龄段的青少儿,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全学龄段的编程教育课程体系。希望孩子们在培养核心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等主线思维的同时,能接触到丰富的课外课程,扩展知识储备与思想边界。

线上+线下两步走

让孩子们通过编程认识世界

为什么要学习编程?在硅谷做程序员的经历让李博文感受很深,“程序员在硅谷毕业就可以拿到10万美金以上的年薪,我们也是被社会所尊重的,不管是从收入层面,还是对于世界的认知层面,我们都认为程序员或者说懂编程的这一批人代表着未来。”

李博文希望把这一套理念传递给国内的中小学生们,在他看来,少儿编程不仅是传授计算机知识的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把对未来的认知和规划,甚至是生活的态度传授给孩子们的有效方式。

如今,因为疫情,线上教育成为了新的风口,在主攻线下的发展布局下,“小栈”也开始尝试着线上教育业务。这段时间,李博文也自己录制课程,常常忙到深夜凌晨。

在尝试和创新中,李博文坚信,线下是教育业务的核心,但线上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那么线上+线下两步走才是‘小栈’未来的发展模式,也是很多在线教育公司正在尝试的方向。”

评论 1

  • 巴斯克斯 2020-10-31

    写的真好,这位记者太棒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