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作为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CEO,85后李卓东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良生产线,研发抗疫新产品。并带领公司员工全力支持配合主动投身到疫情抗击中去。
日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省级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省级表彰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其中就有李卓东,他表示,能在关键时刻,将自己所长为社会贡献,是凡米人非常荣幸的事。
凡米科技 李卓东
突发 带头返岗助力抗疫
时间回溯到年初。彼时,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各种医疗卫生物资一度陷入紧缺的局面。
当测温设备也成为抗疫一线的重要防控物资后,李卓东立即响应成都市“关于口罩、防护服、电子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通知,在春节工厂面临停工之前紧急恢复了手持式测温仪的生产线,并鼓励员工和他一起放弃春节休假。
就这样,在李卓东的带头下,凡米科技放假中的员工陆续返岗,将自己的“假期”交付在了抗疫一线!与此同时,公司还以最快速度调取充足数量的智能体温计,在年前快递基本停运的情况下,派专人将智能体温计以最快速度送至机场、火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
据悉,在此次疫情关键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凡米红外测温仪,就是李卓东带领团队研发两年的科技成果。当然,这一成果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大放异彩是李卓东没有想到的。
“很欣慰也很自豪,能够为此次疫情防控带来实际的帮助,也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司的社会价值感。”李卓东笑着说。
据介绍,李卓东于2015年成立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发出“凡米生物传感芯片”,应用于多个人体健康数据监测产品,这些产品在这次疫情之中,成为了紧缺的抗疫防控物资。
凡米员工返岗备货
紧急 “人肉”运输原材料
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在讲起抗疫的那段经历时,虽然李卓东口吻略显轻松与淡然。但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里,李卓东经历的远不止他口述的那般平静。
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凡米人一直坚守在一线,但即便是拥有成熟的生产线,过硬的核心技术,面对疫情期间暴增的防疫订单需求,困难依旧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材极度短缺!
面对这样的窘境,李卓东四处求助,托朋友寻找原材料,甚至在朋友圈发布材料急需的消息。好不容易在政府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一些上游材料企业。却又遇到了一个更尴尬的状况——快递停运了,上游的原材料无法及时运输到生产线上!
不过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样的紧急时刻,李卓东大胆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人肉运输”。
李卓东当机立断,立即安排员工一次次前往深圳、江浙等地,以行李的方式带回一批批零部件原材料,以此来保障生产线的供应。在这样的“奇葩”运输下,结合其他途径,凡米总算是解决了材料短缺的问题,保证了抗疫物资的正常生产。
改进 将产量提高了10倍
在解决了原材料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量的满足疫情需求,李卓东又琢磨起了扩大产量。于是,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改良了生产线,还扩大了规模,产量从初期100—200台/天提升至2000台/天。10倍增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都本地及周边地区对手持测温仪的需求。
作为公司的一把手,李卓东除了号召员工返岗加班,自己也没有偷懒,在疫情发生初期,李卓东连续一个月每天超10小时的高强度运转,经常加班到凌晨两点,还在给成都有防疫应急需求的单位出货。
寻找供应链原材料、紧急扩招生产员工、接待有需求电话、监督生产线运转保障供应……无论多忙多累,李卓东和每一个凡米人都在疫情面前坚守。“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我们都充满了力量。”李卓东的这句话并非空谈,事实正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李卓东对公司大部分产品采取了“先供货,后结算”的方式,自行垫付加工成本。并且在供应原材料涨价近十倍的情况下,依旧合理控制测温设备价格,决不为了利益哄抬物价。
员工测试测温仪
创新 快速研发新型安检门
在一列的努力下,凡米的抗疫产品生产步入正轨,但李卓东和他的研发团队也没有歇下来。
“当时接到了政府对于保障防疫工作的指示,我们在加大对手持式测温仪生产的基础上,同时紧急启动研发人脸识别+远距离测温的安检红外门。”回忆起那段历程,李卓东仍感慨不已,虽然忙碌且紧张但也充实而火热。
在与时间赛跑的情况下,通过研发团队十多天夜以继日地奋战,安检门研发完毕。凡米的新型安检门可以在0.5秒内识别人脸和完成测温,可以应对人流更密集场所。
与此同时,李卓东还结合企业自主研发的凡米芯片,紧急打造出基于无线技术的集中人群体温测量系统研发项目,这将极大地提高公共场合筛查体温异常人群的效率,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这个项目对于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凡米在此次疫情中,向四川政府各单位、中大小型企业及学校提供了近20万台红外测温仪。帮助共计2000余家单位解决疫情防控需求,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