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红狼:真没有想到

封面新闻 2021-09-06 14:17 41096

文/红狼

70多岁的张大爷,在儿子的陪伴下,从郊区农村赶车到成都一家医院看病。

张大爷这段时间总觉得不舒服,老是头晕眼涩,口干舌燥,浑身乏力,不想吃东西。家人曾陪他到市内其他一些医院做过检查,拍片子、验尿、验血后,都没有查出什么结果。虽然每次都拎着一大包药回家,可吃了好久的药,就是不见好转。后来,他听说这家医院的中医很不错,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看看中医。

因为疫情,患者进医院要先出示健康码、测体温,再到门诊大厅扫二维码关注、填写患者个人信息,然后再排队挂号。等拿到挂号单子后,才乘电梯到6楼中医馆候诊。

轮到张大爷就诊时,儿子陪他走进了505就诊室。主治医生是个女的,姓陈,50多岁,内科专家。通过望闻问切后,陈医生边在电脑上开处方边问,这药是想熬成糖汁服用,还是想加工成粉末冲服?张大爷拿不定主意,儿子说,就用粉末冲服方便。

处方开好后,一旁的年轻助理打印出来,同时也打印了一份有缴费二维码的收费单子。陈医生吩咐张大爷的儿子,拿着两张单子到一楼门诊大厅取药,一日三次,饭前服用。说完后,又在处方单子背后写下自己坐诊的时间段,说把药吃完了还需要找她的话,就按这上面写的时间到医院来。

“医生,我爹的病情……”张大爷的儿子问医生。

“老人家身体并无大碍,上年纪了嘛,估计是心情焦虑,睡眠不足引起的神经紊乱。先把这药吃着,静养一下看看疗效。”

张大爷耳朵并不背,他听得很清楚,脸上表情也舒朗了。

医生开了6天的药,张大爷才吃了3天,感觉明显有好转。心想,中药确实有效,这个陈医生不错。

这天,医院突然打来电话,要张大爷让家人抽时间到医院去一趟。因为张大爷在医院扫码建卡的时候,留有他的电话号码。张大爷一听要家人到医院去一趟,满心狐疑地问:“医生,是不是我的病很严重啊?没得事的,你告诉我就是……”

“不是,你叫人来了就知道了。”电话那头,是个年轻的声音。

电话挂断后,张大爷颓然地坐在沙发上,一脸凄惶。

儿子按照医生在处方单子背面预约的时间,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到6楼505室见到陈医生,迫不及待问:“医生,我爹到底得的什么病?是不是已经……”

“不是不是,是医院多收了你父亲80元的药费,他们算错了,叫你们来是要把钱退给你们。”

“原来是这样啊,好好好,谢谢医生!”

子回家把这事说了后,张大爷说:“你就别糊弄我了,现在还有医院主动承认多收了钱的?你哄3岁小孩子嗦?没得事,人活到百岁都是死,我已经活了75岁了……”

“爹,这是真的!”儿子把医院是怎么多收了80元药费的经过,以及怎样退款的流程,都详细地告诉了他。

这时候,张大爷才相信,并不是因为他得了什么绝症,医院不方便告诉他才叫家人去的,而是要退给他多收的药费。

张大爷又舒朗地笑了,嘴里连连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啊!”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