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丨扎根凉山27年 “点亮”脱贫、振兴之灯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5-01 11:48 46534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今年是杨聪在凉山度过的第27个劳动节。作为千千万万冲锋在扶贫、振兴一线的工作者,杨聪见证了这里从无电到村村、户户通电,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1994年,他跨进凉山州西昌电业局大门,先后从事过安全保卫、交通消防管理、安全监察、办公事务等专业管理工作;相继担任过专责、副主任、国网木里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国网德昌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工作多年来,一直扎根一线,为凉山脱贫、振兴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四年前,一场席卷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脱贫收官大决战拉开帷幕,凉山州电力专项扶贫投资高达23.54亿元。彼时,在国网木里县供电公司工作的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全县15602户贫困户的脱贫,木里公司上下178号人就要一条心、一起拼。”

央朱山、元宝山、内台山、棉垭山,菩萨山、班庙山、郎赛山、布呷山、水洛河、雅砻江、理塘河、木里河、鸭嘴河……星星和日月作证,他和公司的兄弟们把无数身影和脚印留在了木里的大山大河上,把党的政策和关怀深深留在了藏区老百姓心里。

杨聪说:“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康坞牧场通电的那天,全村的藏族同胞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了锅庄,他们把一根又一根洁白的哈达挂在我们的脖子上,几乎淹没了我们,淳朴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和兄弟们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刻,国网绿成了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2018年10月,他调任到国网德昌县供电公司。2020年3月,杨聪意外收到一条求助短信,短信是阿月村一名叫吉合史古的彝族大学生发来的。吉合史古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村上还有跟他家一样来自昭觉、金阳、喜德等地30户自主搬迁户。

由于没有通电,孩子只能拿着充电宝翻山越岭到亲戚家充电来保证上网课。短信中孩子那句“请您帮帮我们”深深刺痛了杨聪,他当即带队调查阿月村没通电的原因。原来,阿月村已经纳入“三区三州”农网升级改造范围,但施工过程中因为青苗问题受到阻挠,加上疫情影响,工程进度滞后,致使村里未通上电。

于是,杨聪主动对接县、乡、村三级组织,挨家挨户走进那些阻挠施工的村民家里,“以情到理,以理生情”,一户一户做工作,一人一人讲道理,一个月内让30户搬迁村民用上了电,不仅解决了“停课不停学”的用电问题,更让沉默的小山村燃起了脱贫奔康的希望和动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