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九年 “85后”村书记守望幸福乡愁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2-02 13:28 171742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12月1日,初冬阴雨绵绵,从四川省内江市区向西南方向行驶20余公里,就到了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

“路通了,灯亮了。”在黄桷桥村村委会办公室,记者见到了2013年返乡创业的丁胜利,听说记者来意后,他言简意赅地说明村里的变化。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丁胜利返乡养殖白乌鱼的第九年,如今,他已是黄桷桥村的村支部书记,他邀请记者到村子里转转。

村庄在变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我回来的时候,家里只有几个鱼塘。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扩展到60多个鱼塘,成品鱼产量可达12万斤左右。”丁胜利说,除了养殖白乌鱼前景好之外,当初返乡还有另一个缘由——常年漂泊在外,时常思念家中父母妻儿。

“这是我们专合社的‘鱼菜共生’大棚,是内江市第一个,现在还在探索阶段。”顺着丁胜利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鱼菜共生”大棚内,一边是6个高位水池,水池里成群的白乌鱼畅游嬉戏,一边则是绿油油的蔬菜,两者之间通过“鱼菜共生”模式实现种养殖生态循环。

丁胜利边比画边介绍:“鱼池里的水经水循环系统流进种植槽,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

返回创业几年来,丁胜利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给政策、找资金,这些他都铭记于心、感恩于心。

现在,黄桷桥村已经成为内江市有名的白乌鱼养殖村。丁胜利也成了村里的白乌鱼养殖技术专家,不少养殖户都是从他手里学习的技术。而丁胜利成立的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同村村民以资金或者土地的形式入股。至今,合作社已吸纳163余人加入,提供了18个就业岗位。

2021年1月,丁胜利获得村民和党组织信任,当选为黄桷桥村的村支书,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青年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成了他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日子在变

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走,再带你去看看我们村的旅游产业。”从“鱼菜共生”大棚出来,丁胜利带记者走进村里的竹苑水乡游客中心。丁胜利一进门,今年20岁的张凤便微笑着同他问好。

张凤是竹苑水乡酒店的一名收银员,作为本地人,已经在酒店上班一年多时间。她笑着告诉丁胜利,现在是酒店接待顾客旺季,所以工作会比较忙,但是这里工作氛围轻松,同事都是本村或周边的叔叔阿姨,也不累。

听到张凤说起在这里上班的好处,在酒店上班的王桂容也笑着过来,她快言快语:“到我们这个年龄,不想再出去奔波了,能在家门口上班,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丁胜利同记者总结道,他返乡的几年时间里,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只有一条主干道,到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了水泥硬化道路,再到安装了280盏路灯,吃了晚饭出来散步时都亮堂堂的。整村土地还全部流转,引进业主,发展柑橘、雷竹、中药、白乌鱼等特色种养业。

2014年,黄桷桥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共239人。2017年,该村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和贫困村的退出,之后被评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

临走时,丁胜利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充分发挥优秀乡村振兴人才示范带头作用,围绕今年市中区“三农”重点工作,把“鱼菜共生大棚”智能化循环种养系统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周边群众一起创业致富。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黄桷桥村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不仅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主动留在村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黄桷桥村的变化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人才留得安心、发展更有信心。

评论 1

  • 嘿嘿呼啦啦 2022-12-02

    坚守农村不容易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