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动车段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一年将尽夜,万里皆归人。1月7日,2023年春运将拉开帷幕。
不用报备、不用落地检,不用隔离,不查健康码,更有地方发布了“欢迎游子回家”的公告……随着新十条的落地,今年,“回家过年”已不再“奢侈”。在这场与亲朋团聚、与春日约会的奔赴中,人间烟火处处。
故土情节,是中国人最深层的基因;归乡情怀,是中国人血脉里的执念。“春运”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而“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40多年过去了,春运大军从刚开始的1亿人次,增长到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0多亿人次,堪称“人类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成都动车段供图
如今,一代一代的游子,走过了一票难求的90年代,跨过了车流如织的00年代,逐渐告别了绿皮火车,坐上了迅捷的高铁,买上了低价的机票,那条通往家乡的路更近了。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归心似箭的游子不得已停下返乡的脚步。
过去3年,“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之下,将春晚的声音调大、网购家乡年货、“云”年夜饭成了安全过年的妥协,原本热闹的春运开启了“静音模式”。
人潮未涌动,心潮却澎湃。经历了无法团圆的年,更理解家的意义。如今,“新十条”后的首个春运,春归有期,回家过年。可以预见,在外的游子早已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年的归途,他们将如水滴汇入江海一般,挤进那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中。路途中,疲惫与汗水交织,让那颗思乡的心愈发滚烫。
即日起,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推出“春归有期·回家过年”春运特别报道,我们将:实时播报权威春运信息,聚焦车厢里的人间百态,记录“流动”背后的温暖故事。
我们还将推出一系列春运互动活动、福利奖品,敬请期待。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不管东西南北
春运的前行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评论 9
fm33029 2023-01-06 发表于四川
很好
fm33029 2023-01-06 发表于四川
年味来了
白雀寺村第一书记 2023-01-06 发表于四川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