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后成都东站客流骤减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摄影报道
11月11日,成都本轮疫情出现的第十天,成都东站从里到外被冷清包裹。
上午10点过,西广场进站口,三两旅客拖着行李亮码走入测温通道,从人脸识别进站到安检,全程无需排队;候车大厅空荡荡的,检票口之间只有零星旅客走动,两侧等候区更是出现了大片空位。正如成都车站客运车间客运值班主任周艳所说,这是成都东站建站以来的客流低谷。
11月10日,该站客流仅为1.9万人次,下降幅度超过八成。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车站升级了防疫措施,消杀频率从4小时一次提高到2小时一次。
客流骤降
单日最低客流仅1.9万人次 一半列车停运
检票大厅空空荡荡
11日上午,成都东站西广场,测温通道入口仅开放了一个。记者等待的10分钟内,进站的旅客不到10人;人脸识别进站闸机关闭了一半,安检通道仅开放了两个,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出现排队的情况。
检票大厅内,客流的减少更加明显:整个大厅空荡荡的,通道内几乎无人走动,两侧的等候区还出现了大片空位。
“客流从11月2日开始下降,日均客流从12万左右下降到5万以下。”周艳说。这两天客流量更低,11月10日出现了单日1.9万人次的客流最低值,下降幅度超过八成。
受到客流影响,成都东站开行的列车也大幅减少。周艳介绍,该站平时日均开行在270对左右,而11日仅开行146对,近一半列车停运。
防疫升级
每2小时消杀一次 职工加强个人防护
本轮疫情发生以后,为了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成都东站也升级了防疫措施。
记者看到,在西广场测温通道外,除了有两名工作人员检查健康码,还增加了两名志愿者,帮助一些年长的旅客使用手机扫码。
大屏提醒旅客佩戴口罩
走进检票大厅,可以听到广播不间断循环提醒旅客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站内每个大屏上,都有提示旅客“全程佩戴口罩”的字样;工作人员也会不时在站内巡查,提醒旅客戴好口罩。
车站每2小时消杀一次
“我们还加强了车站消杀,频率从之前的4小时一次提高到2小时一次。”周艳说,“每晚23点车站关闭后,还要集中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杀。”同时,车站还加强了通风换气,每日从凌晨4点到次日凌晨1点,21小时开启新风系统。
除此之外,车站职工也加强了个人防护:口罩从过去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更换为N95口罩,所有与旅客近距离接触的岗位职工,都要戴橡胶手套、护目镜。
周艳告诉记者,本轮疫情发生后,成都东站千余名职工已进行了3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出行提示
亮绿码测温进站 黄码、红码旅客无法乘车
志愿者指导旅客扫健康码
周艳介绍,目前从成都东站进站乘车的旅客,需要进行体温检测,检查健康码、场所码。体温正常,场所码为绿码的旅客可以正常进站乘车。黄码、红码旅客不能乘坐火车。同时,按照北京市要求,所有进京旅客需要提供“北京健康宝”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乘车。
亮码、测温后方可进站
出站方面,来自低风险地区的旅客经体温检测、健康码、场所码查验通过后可正常出站;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周艳提醒,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出了新的防疫政策,旅客可通过12306APP温馨服务中的“防疫出行”功能,了解目的地的进城相关规定。
评论 1
fm499530 2021-11-11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