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研究员答封面新闻:体温超 40℃伴意识模糊可能是致命热射病 立即拨打 120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1 18:50 46643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举行“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新闻发布会。关于如何识别和急救热射病患者,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如果体温飙升超过40摄氏度,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者嗜睡、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致命的热射病,身边陪同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近期,我国中东部多地持续出现“桑拿天”,在户外活动时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等症状,即人们常说的高温中暑。潘力军提示,高温中暑是一种危及各年龄段的病种,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和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是高温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在高温天气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中暑呢?潘力军给出一系列实用建议。

一是要学会避高温。高温是高温中暑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12点到14点进行户外活动。

二是要学会强自身。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三是要学会自我防护。户外活动前,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撑伞戴帽,不打赤膊,不穿不利于散热的衣物。户外活动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是剧烈运动,每小时建议喝500毫升—1000毫升温水,按每杯水250毫升计算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喝2—4杯。不要饮用含酒精或者大量糖分的饮料,也不要喝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消化道不适。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冰袋、湿毛巾重点敷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降温,同时小口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比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潘力军说。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图片来源:国家疾控局

评论 1

  • 茨木 2025-07-11 发表于四川

    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