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觉醒年代》主演:每次演绎都是一次人生洗礼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13 17:29 112589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行路难,道路难寻。一位少年,穿越着困境。这段故事,会是怎样的结局?”10月12日晚,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迎来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作品、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当李大钊发出“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铮铮誓言,当陈独秀、李大钊站在舞台中央举起手臂庄严宣誓,当《国际歌》在全场响起,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与炽热的情怀,在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和一幕幕的高燃场面中被点燃,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演出前,侯京健、李乐尧、于晓璘三位主演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分享他们对角色、对剧目的深刻理解。

演出照

音乐剧《觉醒年代》讲述了以李大钊(李乐尧 饰)、陈独秀(于晓璘 饰)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约建党为主线,交织展现了毛泽东(侯京健 饰)、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成长历程,生动再现了1919至1921年间,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演出照

《寻路序章》《初见》《新青年》《全新的北大》《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狂人日记》《五四运动》《革命的守望者》……30首原创歌曲融合电子交响、现代、民族等多种音乐风格,以“通唱式”结构贯穿,旋律多样,深受观众好评:“剧情节奏的收放被快节奏说唱和慢节奏抒情叙事的穿插表现得很好,说唱的加入衬托当时时局变化速度,也能抓住观众的听觉。”

舞台上,演员们对角色的深度诠释,也是《觉醒年代》打动观众的关键。曾在电视剧版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的侯京健,此次作为特邀演员跨界音乐剧舞台,他坦言:“刚开始跨出第一步的时候会比较难,其实拍电视剧时也有它的难度。每次进入角色前,尤其是这段历史,包括我扮演的这个人物,真的太神圣了,分量太重了。而且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毛主席,所以如何把他塑造得相对来讲让更多人去接受这件事情是比较重的。”

演出照

让侯京健感恩的是:“无论是拍电视剧还是拍音乐剧,整个创作氛围特别好,大家互帮互助,让我充满自信,真正进入到那个觉醒的年代了。而且观众也给了我们很大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有时候我们的人物出场,我们的唱音一出来,观众的互动就能带动我们,让我们更加兴奋、更加相信,也更加还原到百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年代。”

从电视剧到音乐剧,侯京健对角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每次演绎都是一次人生洗礼!伟大不是与生俱来的。我看到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那一辈人是如何实现伟大的,是面对困难时如何用自己的意志去磨炼自己的,走过困难的过程更伟大。只要我们内心是光明的,眼睛有光,心中有梦,脚下就会有力量!”

演出照

他希望广大观众也能通过《觉醒年代》感受到这种力量。“现实生活之中,每个年轻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期,甚至有时候会抱怨环境,找不到任何办法。但看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那些先辈们怎么面对困难怎么解决困难,我们会找到很多很多的勇气,找到很多很多的智慧去面对我们眼下的生活。这部作品也是在传递这种力量、这种乐观、这种光明在前的精神。”

饰演“陈独秀”的于晓璘,则从“人性温度”的角度解读角色:“先生们之所以动人,不只是因为他们有家国大爱,还因为他们有生活化的‘小爱’。比如陈独秀先生,既有引领思想潮流的魄力,也有作为父亲的大家长的姿态。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梦想,对于很多东西特别有‘人性’本身的彰显,有自己的情绪跟情感,所以先生的故事才会这么鲜活。”于晓璘认为,《觉醒年代》的成功,正在于它还原了“有血有肉的革命者”。“我们要学习怎么样像先生们一样去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热爱国家,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演出照

“李大钊”扮演者李乐尧则分享了通过采风调研,挖掘到角色更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大钊先生在北大教书时,每月工资有几百块大洋,但他去世后家里只有一块大洋——大部分钱都用来帮助学生,帮助周围所有他力所能及能帮助的,包括工人。这些细节足够支撑我们诠释好角色。”李乐尧直言,出演《觉醒年代》对自己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对我们生活有非常强烈的影响,包括如何看待当今的社会发展,自己处在这个社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然后会有一种更加阳光的、有目标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对我们有特别正向的、好的引导。”

(本文图据片方)

评论 1

  • 夏三水 2025-10-13 发表于四川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