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月阳
余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尤其孝顺长辈。她从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愿意让他们伤心。她说:“我的命是他们给的,他们满意,我就开心。”
从小学到高中,余笑的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很多人好奇她怎么能做到一直这样努力,她的回答永远都是:“我爸妈想让我考上一个好大学,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她如愿踏入了一所985大学,爸妈很高兴,逢人就说:“我女儿考上大学了!”余笑也很高兴。
还有一件喜事让她更开心:她家隔壁的董理向她表白了!她很喜欢他,她也能感受到董理很爱她,她憧憬着和董理过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她想,现在也不算早恋了,于是美滋滋地领着董理来到家里。董理在门外等候,余笑进去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爸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不行,你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他读的是职高,你们绝对不能在一起。”“但我们真的很喜欢彼此,他的人品您也知道……”“喜欢有什么用,人品可以当饭吃吗?门当户对才是正理,赶紧给我分手!”
眼泪在余笑眼中打转,但理智很快战胜感情:我不能让爸生气,我太不懂事了。她转身出门,推开董理,坚决要与他断绝来往。她一点也听不进去董理的劝说,把董理挡在家门外。爸舒心一笑:“这才是我们家的好姑娘。”余笑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下了。
在大学里,余笑一如既往地努力,交了一个同是这所大学的学生男友。但余笑并不幸福,她会经常想起董理,想起和他的点点滴滴。每每想起,都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但立刻意识到现在的男朋友才是父亲口中的门当户对,对董理的想念让她有一种有负父母的羞愧感。
从学校到家,要坐将近一天一夜的火车,余笑每学期都会在“五一”、国庆这样的假日回家一趟。她知道父母很想她,哪怕是回家只是看一眼,也能满足一下父母的盼望。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学校准备公费送她去国外深造。电话那头,余笑的妈妈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国外好远呀,那我见你不就更难了吗?要不回到我们这个小城市吧,在这好好工作,这样妈就能每天看到你了呀。”
听到电话那头撕心裂肺的哭声,余笑觉得很对不起父母,毅然决定回到小县城里,陪着父母一辈子。朋友、导师、学校轮番劝导,余笑还是回了家,在父母的打理下,到县内的天然气公司就职。
能陪陪父母,余笑觉得很值。哪怕失去这一辈子可能都再碰不到的发展机会,哪怕一个月只有不到3000元的工资,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凭着余笑的能力,一年多就当上了公司的办公室副主任。其实,办公室连她在内也才两个人。这天,她下班刚走出单位大门,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在面前晃动。那不是董理吗?确信无疑,往事顿时浮上心头,余笑眼中瞬间闪出泪花。
余笑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打听清楚了董理的状况。董理职高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县城开办了一家水电安装公司,至今依然单身。
余笑回家,父母正在议论董理。见余笑回来,父母立即停止话题。余笑从父母口中得知,董理今天下午抽空拜望了他们,想和自己重新开始,但父母依然坚决反对。余笑不再理会父母,跑入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任凭父母在外唠叨。
第二天早上,母亲迟迟不见余笑起床,像往日一样大声呼喊着,但始终不见动静。母亲打开门,哪里有余笑的影子,只见被盖叠得整整齐齐。
父亲听到母亲的呼叫,慌慌张张冲入房间,发现一张字条:“爸,妈,莫怪女儿不孝。我决定从今天起辞职,去找董理。”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