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61)|胡瑗家族:胡瑗成为理学先驱,王安石把他与孔孟置于同等地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25 16:09 143943


黄勇/文

胡姓(60)|胡瑗家族:胡瑗应范仲淹邀请主持苏州府学,文风大兴,英才云集

皇祐4年(1052),胡瑗被任命为国子监直讲(主讲教授),晋升为光禄寺丞。4年后,胡瑗晋升为太子中舍兼天章阁侍讲,成为太子赵曙的导师,同时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

胡瑗成为一代宗师,宋神宗称他是“真先生”

任教期间,胡瑗因学识渊博且教学得法,备受学生欢迎和敬重。虽然官职高,但他始终保持师生平等的关系,经常与学生切磋交流,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学风。

胡瑗的学生包括皇室成员、知名学者及礼部的近半官员,大家视他为一代宗师,后来成为宋神宗的赵顼,称他是“真先生”。

嘉祐4年(1059),胡瑗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经宋仁宗钦准,他以殿中丞职位退休,领太常博士衔赴杭州疗养。

胡瑗临行前,整个京城都被轰动了,大家都来送他,相送者“百里不绝”。

同年六月六日,胡瑗在杭州病故,享年67岁,谥号“文昭”。

如今,胡瑗有两个墓:一是浙江湖州市的胡瑗墓,二是江苏如皋市的胡瑗衣冠冢。

胡瑗去世后,第二年十月初五,他的大儿子胡志庚扶灵“葬乌程何山之原”(今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青山坞胡峰基山)。

元朝中期,胡瑗墓被毁,后来复建、重建。1989年12月,胡瑗墓成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胡瑷墓占地约8000平方米,由墓圹、平台、神道、牌坊、拱桥、享堂等组成。

在胡志庚扶灵到湖州时,胡瑗的小儿子胡志正携带胡瑗的衣冠,归葬在如皋县安定乡(今江苏如皋市皋南镇安定村)胡氏家族墓地,世称“安定坟”。

胡瑗衣冠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1998年,胡瑗后裔经政府批准,就地恢复墓园,墓地左前方建有胡安定先生纪念馆。

胡瑗塑像(资料图片)

胡瑗开创了宋朝理学的先河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30年左右,受教育者数千人,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礼部岁贡所得士人,10个人中就有胡瑗的四五个弟子。

胡瑗在教学实践中,集教学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开创了宋朝理学的先河。总结言之,胡瑗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明体达用”;实施分科教学;推广普及教育;严格校规,言传身教;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创立了高校寄宿制度等。

胡瑗不仅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和学子、学者的倾心敬仰,还受到后世的钦佩。

宋神宗在《御题胡安定先生》中称赞说:“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法严而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蔡襄、米芾、司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为胡瑗作像赞,或写墓志、墓表,称颂他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等。

王安石在《书赠胡翼之》中,更是把胡瑗与孔孟置于同等地位,其评价不可谓不高。

明嘉靖9年(1530),嘉靖帝下诏,尊胡瑗为“先儒胡子”,“从祀孔庙”。

直到现在,山东曲阜孔庙内,“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与韩愈、朱熹等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一生著作丰富,可惜大都散佚了,传世的很少,大多为学生记录整理而成。现存的经学著作有《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3卷,音乐著作有与阮逸合撰的《皇祐新乐图记》3卷。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62)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