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挂艾草、五色绳,北方的端午这样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6-22 18:31 209854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又是一年端午节。

陕西榆林的居民也早早为这一天做好准备。

居民参加包粽子大赛   图源受访者

粽子备料   图源受访者

 粽子备料 图源受访者

桃李路社区举办了包粽子大赛,邻里相约,一同庆祝。

居民参加包粽子大赛  图源受访者

成品粽子   图源受访者

成品粽子   图源受访者

成品粽子   图源受访者

最重要的是备料。

提前一晚泡软的糯米,陕北特产软小米,早市上翠绿的粽叶,还有黄河滩的红枣,都是甜粽子的重要用料。

陕西特有的糯米小米粽   图源受访者

邻里围坐,泡着糯米和红枣的盆放在中间。

初学者向能手学习,三片粽叶相嵌,用手裹圈呈漏斗状,加入数颗红枣和适量糯米,粽叶缠绕、用绳子收紧、打结,放入热气腾腾的蒸锅,就可以等待享用美味了。

甜咸粽子之争难分高下,但粽艺之外,南北方的端午习俗十分相似。

“端,始也。”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因此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

古人将午时当作阳辰,因此时阳气始盛,因此农历五月俗称毒月,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在这一天各地都会系五色绳、喝雄黄酒、挂艾草、缝香囊,祈求辟邪去灾,防五毒侵扰。

店家售卖艾草束  图源受访者

家家户户悬挂艾草 图源受访者

成捆的五色绳  图源受访者

串珠粽子挂件的新式五色绳  图源受访者

端午时节,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艾草,驱走毒虫,驱逐瘟疫。

家家户户悬挂艾草 图源受访者

孩子们戴上五色绳、香囊,避瘟保健、提振精神。

彩色的绳子系着家人的牵挂和祝福,也延续着传统安康祝愿。

评论 7

  • 苏记说事 2023-06-24 发表于四川

    过端午

  • fm2071982兴隆镇关蓬村 2023-06-23 发表于四川

    看了

  • 中天镇宝盖寺村驻村队员宋道志 2023-06-22 发表于四川

    端午节安康!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