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伍勇 德阳广汉报道
自从2019年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以来,三星堆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三星堆的青铜器在哪儿铸造?玉石作坊的发现有何意义?三星堆新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进展如何?7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三星堆博物馆馆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雷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
三星堆是否有铸铜遗迹?
线索已经出现
雷雨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和成果。“从考古发掘方面,我们在三星堆遗址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发现了高等级的建筑基址和玉石器的作坊,新的线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
对于公众所关心的铸铜作坊,考古工作者也已经在考古发掘中找到了线索。“预计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工作开展后,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雷雨说。
“三星堆的玉石器非常有特点。过去有玉石研究的学者已经总结其特点,就是玉器使用普遍、体量巨大、制作粗放。”孙华讲到,“在中原已经走过了玉器使用高峰的阶段,古蜀的玉石器却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他看来,三星堆玉器使用的原因,同样值得研究。
以往,人们并不清楚三星堆的玉石器在何处生产。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至2024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经专家初步判断为玉石器作坊。其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比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更早。“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了玉石作坊,包括了原料加工、原料储存、原料加工、成品储存这样的一系列的这个操作链,为我们认识三星堆玉器的制作,了解三星堆以及功能分区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孙华教授如此解读玉石器作坊发现的意义。
早在今年3月的采访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研究院学术执行院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就曾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三星堆遗址已经确认了各段城墙、主要的水路以及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居住区,并发现了城门和道路的迹象。7月23日,雷雨也透露,三星堆城址考古方面同样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找到了城门、水门,一些人工控制的河流等,对解读三星堆3.6平方公里城址的布局、道路系统等,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推进作用。”
修复理念有了质的飞跃
少干预以保留其“破损”状态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还谈到了文物保护和修复人才的培养。目前,从文保专业毕业的本硕学生等,已经陆续加入三星堆的文保修复团队。且在2022年被评为十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文物修复高级技工郭汉中的带领下,文保修复团队也将其宝贵的动手经验,纳入到学习的内容中。
“我们的修复工作理念、方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雷雨说。以往的文物修复工作,基本都是利用化学材料将器物断裂处粘接起来。“目前,我们已经摒弃了这种方法。”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造型复杂的青铜器出土面世。更有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鸟足神像等器物成功跨坑拼对。考古工作者意识到,三星堆青铜器的场景是复杂的,如果再按照以往的修复方式开展工作,可能会影响到跨坑拼对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现在对青铜器只是进行简单的物理支撑,给予更小的干预,而不强求将其完全恢复。”而在展陈方面,则可以通过3D打印等方式,支持文物的展出,让观众能够看到器物的原貌,“也就是一个破损的状态”。
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
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仍在继续。“这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使我们对三星堆遗址,三星堆古城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考古工作还在继续,希望能够有更多新的考古发现,为研究三星堆提供更丰富更详实的资料。”孙华总结道。
评论 13
fm1906663 2024-07-28 发表于四川
不错
沐川县底堡乡水月村第一书记黄忠 2024-07-24 发表于四川
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乌邦国 2024-07-24 发表于四川
新发现太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