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以DeepSeek、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崛起,正在展现中国AI科技的力量。热现象之外,我们应该有必要的冷思考。
从全球领域看,我国人工智能要从追赶提质到领跑水平,还需要破除哪些“痛点”?成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需要补齐哪些关键链条?3月10日,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徐科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破解人工智能发展深层次问题,靠的是政策引领、硬核技术、强大产业和雄厚资金。
徐科
冷思考:DeepSeek火了
背后的“算力围城”还要突破
“我国自研的DeepSeek开源大模型近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映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但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许多关键的算法和软件框架,仍然依靠美国的Google和英伟达等公司,我国还处于学习和追赶阶段,缺乏高效自主可控的底层算法架构。”作为业界前沿的科学家,徐科解读,DeepSeek仍然是基于2017年Google提出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例如强化学习、因果推理等方面,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大模型分支领域,原创性的、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相对较少。
“芯片是人工智能最底层的支撑载体。尽管我国在芯片制造工艺上有一定发展,但在高端制程芯片方面,如5/3/2nm等先进制程技术,仍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人工智能大模型需要的GPGPU算力供给受制于美国。”徐科认为,“算力围城”必须要突破,才能从追赶提质到领跑的水平。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
努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DeepSeek的成功,证明了开源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我认为,国家层面可以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形成代码托管、模型库、数据集一体化。”
徐科建议,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投入,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高5%以上,增加对算法理论、新型计算架构、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技术探索,实施企业基础研究税收抵扣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弱化短期指标考核,鼓励长期、高风险的基础研究,营造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氛围;组建“国家实验室+高校+企业”的创新联合体,力争在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基础设施-芯片”这四大核心技术形成突破;同时也要加强开源安全和合规管理,建立开源安全评估和漏洞检测机制,防范开源代码的安全漏洞和知识产权风险。
成都需要补齐完整产业链
解决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衡问题
2015年,作为优秀芯片专家,徐科从美国硅谷回到成都组建中兴微电子成都研究院。10年间,公司吸纳了近600位产业人才,在大算力高端芯片研发等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人工智能风口,他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与支持,也看到了可应用的实际场景数量有限、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现有资源整合与利用效率低和人才短缺等问题。
“成都目前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还需要补链。比如在芯片制造上,与沿海城市还是有差距。可以先完备产业链,再提升技术。”徐科建议,除了优化产业布局,还可将成都打造为“人工智能+”示范城市,同时结合绵阳、德阳等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制造、农业、医疗、交通、教育、文旅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
徐科认为,人才的招引,也是重中之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不少,但在高端人才,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产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方面仍然短缺。同时,人才结构也存在失衡,应用开发人才相对过剩,而基础研究、算法理论、芯片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对此,徐科建议,在国内重点高校实施“双导师制”,以更大的力度吸引具有企业研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到高校任教,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在以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布局,比如鼓励北京、上海的头部企业,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等在中西部城市设立“云上实验室”,开展人才属地化工作。
图据受访者
评论 17
MagicTalent 2025-03-10 发表于四川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让创新更有动力
fm_16615 2025-03-10 发表于四川
原创技术突破少,这个问题得重视
金玉良言 2025-03-10 发表于四川
希望成都能成为AI产业的新标杆